足球,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是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世界杯的轉播覆蓋率甚至超過奧運會,整個世界都會為之瘋狂沸騰。盡管中國足球的整體水平目前仍然落后,但不可否認的是,足球起源于中國,足球即古代中國的“蹴鞠”。2004年初,國際足聯向世界正式宣布:“產生于中國的蹴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足球。”古代史學名著《戰國策》和《史記》是最早記錄蹴鞠的文獻典籍,記載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廣泛流行著蹴鞠活動。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我國北京獲得舉辦權,為紀念這一偉大體育盛事,自2006年起中國人民銀行連續發行三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貴金屬紀念幣。2008年發行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幣(第3組)中,“蹴鞠”作為題材之一呈于方寸,讓世人得以品讀源于中國古代的一朵體育奇葩,同時也體現了足球運動的源遠流長。
這枚金幣以圓形為主體,縱橫兩線將圓形劃分為四個等份,中間以圓軸心相連,又形成一個整體。這個構圖不僅巧妙地劃分了幣面布局,有利于不同元素的安排,而且形狀酷似一個足球,既抽象又形象,顯出設計藝術的魅力。右端上部分為奧運會足球運動圖標,圖標簡潔而傳神,那奔跑中大腳抽射的動作,讓人瞬間感受到綠茵賽場上的精彩與快樂。下部分標識主題文字及貨幣面額,點明了紀念主題并賦予其貨幣屬性,以貴金屬貨幣為載體,這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奧運會將被永遠記載,千古流傳。
以垂直線為分隔,左邊是主圖部分,主景圖為一位古代老者在玩“蹴鞠”的情景。此圖并非設計師信手拈來的創作,而是取材于北宋畫家蘇漢臣的作品《宋太祖蹴鞠圖》。現存的《宋太祖蹴鞠圖》由元代錢選臨摹,畫中描繪的是宋太祖與其弟宋太宗踢球的場景,后面還有趙普、石守信等四位大臣在觀看。限于金幣的幅面,設計師僅選取了宋太祖趙匡胤踢球的部分,所謂君者代眾民,這幅圖表明了蹴鞠在宋代的興盛,不僅皇室貴族熱衷于這項運動,平民百姓也常常在街頭巷尾玩蹴鞠,正是“舉目則秋千巧笑,觸處則蹴鞠疏狂”的盛況。畫面中宋太祖身穿便衣,背手躬身,翹足墊球,其動作形態像極了一位職業球員。雖然古代蹴鞠和現代足球玩法已有了很大差別,但其基本規則與現代足球十分接近,同樣是“動足不動手”,除手之外全身均可運用。據說宋太祖趙匡胤踢球在當時是赫赫有名的,尤其擅長白打,可以用頭、肩、背、腹等部位控接球,變化靈活,堪稱蹴鞠高手。
唐宋是蹴鞠文化發展的一個高潮,宋代蹴鞠活動尤為普及,從皇宮內院到平民家庭都以蹴鞠為樂,對于蹴鞠的價值,宋人以詩為贊:“蹴鞠成功難盡言,消食健體得安眠。本來遵演神仙法,此妙千金不易傳。”自此,“蹴鞠”影響力逐漸擴大,流傳至埃及、希臘、羅馬、法國、英格蘭等國家,并最終由英格蘭發揚光大,成為現代足球。這枚金幣以《宋太祖蹴鞠圖》為圖案,不僅記載了蹴鞠活動在中國的悠久歷史,也為世界足球發展史樹立了一個里程碑。發行單位在奧運之年選取“蹴鞠”為題材,可謂用心良苦,它不僅代表著中國的驕傲,同時寄愿著中國足球“雄起”,重振國威。(供稿:廣東泉友閣金幣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