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2016吉祥文化“年年有余”30克銀幣

        中國金幣網 16-10-31 13:55:40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在中國,每年除夕的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飯的時候總會在桌上放一道有魚的菜肴,寓意著“年年有余”。這個傳統習俗由來已久,它是我國傳統吉祥文化的一種外在體現。
         
          為了傳承我國悠久的吉祥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2016年3月22日起分四個月陸續發行了2016吉祥文化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紀念幣共8枚,其中金幣4枚、銀幣4枚,均為中國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筆者有感于其中的一枚“年年有余”30克圓形銀幣。該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童子、鯉魚以及蓮花等造型的組合設計,并刊“年年有余”字樣及面額。

          觀賞這枚30克銀幣的背面圖案,首先引人眼球的便是一條大大鯉魚的形象。這條鯉魚在表現手法上采用了浮雕、幻彩和鑲嵌的鑄造工藝,精致優美、栩栩如生。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鯉魚身上的魚鱗和魚眼的設計。鯉魚的魚鱗從不同角度觀看會有不同的色澤,五彩斑斕,如彩虹一般。而魚眼,是由人造寶石鑲嵌而成,晶瑩剔透,使這條鯉魚充滿了靈氣。其實中國的“魚”文化自古有之。在神話故事里面,人更是由“魚”變成的。從這里可以看出,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魚”的地位之高。在該幣中,這一條鯉魚更是以一種壯碩、富有活力的形象出現,很好地表現了中國人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鯉魚的身后是一個憨態可掬的童子。這名童子正想伸手抱住鯉魚,他頭扎“沖天辮”,眉宇之間充滿喜悅之情,為畫面增添了一些“童趣”,一下子使圖案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在這里,童子的形象依然是肥肥胖胖的,四肢顯得十分健碩。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當中,微胖才是美和生活富足的象征。因此,銀幣的圖案也從側面表現了中國人民對富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童子的后面則是一朵盛開的蓮花和一朵蓮花的花苞,蘊含著“蓮蓮有余”之意,使整體設計更貼近主題。在這里,雖然蓮花只是點綴之物,但其細致精妙之處,同樣被表現得淋漓盡致。蓮花的整體使用了國畫當中工筆細繪的手法,生動地表現了蓮花的細節部分。荷葉的脈絡和蓮蓬上面的孔,都一一地通過精湛的工藝表現了出來。再者,在造型的布局上,前后錯落的蓮花和蓮葉,極富層次感,符合它們原本的自然生長狀態。而在蓮花的選材上,則是選用了一朵已經綻放的蓮花和一朵“才露尖尖角”的小蓮,表現了生生不息的自然規律,含苞待放的蓮花也預示著一種希望和期盼。
         
          除在鯉魚上采用的幾種特殊工藝外,幣面整體采用了噴砂和鏡面的工藝,讓所有元素組合在一起時,瞬間變得具有空間感和立體感,似乎童子、鯉魚、還有蓮花這些元素,真實地出現在我們身邊一樣。
         
          這枚“年年有余”30克銀幣,將中國傳統的吉祥文化和現代先進的鑄幣工藝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幾個極具代表性和寓意圖案,完美地詮釋了紀念幣的主題和內涵。值此辭舊迎新之際,我們也會和往年一樣懷著滿滿的希望期待著新的一年的到來,就讓這樣一枚有著美好祝愿的紀念幣和我們一起走向新的一年吧。(供稿:山東方成收藏品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