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音樂曾給我們的祖輩或父輩留下過美好的回憶,五十歲以上的人,多少都會吟唱幾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俄羅斯歌曲,憂郁、浪漫的俄羅斯音樂,具有直擊心靈的魔力,容易引起聽眾的共鳴。人們因喜愛作品而記住作者,繼而給他們冠以各種親昵的稱號——比如“老柴”,就是指俄羅斯音樂巨匠、浪漫樂派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他的作品既有恢宏的氣勢,也有憂郁的氣質,能夠反映出俄羅斯的民族性格,被譽為俄羅斯的“音樂之魂”。
中國人民銀行于1990年至1994年曾發行過4組“世界文化名人”金銀紀念幣,在1992年發行的第3組中,有一枚以柴可夫斯基作為紀念主題。
這枚銀幣的背面圖案在構圖上遠近結合:遠處,芭蕾舞演員正專心致志地進行練習;近處,柴可夫斯基身體微傾,倚靠在鋼琴上,他左手捧著曲譜,右手隨著音樂的節拍輕輕搖擺。令人佩服的是,盡管銀幣采用柴可夫斯基的立像,卻十分注重對人物面容細節的刻畫,我們依然能夠看清他那種嚴肅、深沉的面龐,而這種面容是柴可夫斯基對事業熱愛、思考、投入一生的真實寫照。
畫面左側的芭蕾舞演員在練習什么曲目?對此,我們很容易聯想到三大芭蕾舞——《天鵝湖》、《睡美人》和《胡桃夾子》。芭蕾舞劇起源于意大利,而使之蓬勃發展,在藝術高度上登峰造極的卻是俄羅斯。三大芭蕾舞是柴可夫斯基留給世人寶貴的文化遺產,在今天仍然是古典芭蕾舞團必演的經典劇目,其中《天鵝湖》是最受群眾歡迎的芭蕾舞劇。
2013年,白俄羅斯銀行發行“白俄羅斯芭蕾舞”系列金銀紀念幣,畫面取材自《天鵝湖》舞劇舞蹈演員的表演場景。其中50盧布紀念金幣的正面主景為白俄羅斯芭蕾舞劇院;背面的右側邊緣為對稱的羽毛,給人以輕盈之感。而幣面中央高高躍起的芭蕾舞女演員,如同從帷幕中飛出一般,將天鵝之姿演繹得淋漓盡致。
《天鵝湖》講述了一段傳奇曲折的愛情故事。其音樂如同浪漫的詩篇,融合了俄羅斯、匈牙利、西班牙和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音樂風格,與戲劇場景和劇情推動配合得天衣無縫。編排舞蹈時,要求演員不但要具備高超的舞蹈技巧,還要能夠適應角色的變換。可以說,沒有強烈的事業心,則不可能成就《天鵝湖》,而沒有刻苦的練習,也無法發揚舞劇獨特的藝術性。(供稿:吉林省集幣有限責任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