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杭州憑借西湖之景成功將西湖的文化景觀申入《世界遺產名錄》,引得無數游人前往瞻賞。小橋流水、白堤楊柳、大雪初霽,似乎每一個字都可以暈染出一幅天上人間的風景圖畫。為迎合大眾對杭州西湖的喜愛,同時紀念杭州西湖文化景觀申遺成功,中國人民銀行于2014年5月30日發行了一套“世界遺產—杭州西湖文化景觀”金銀紀念幣,表達了對這項世界遺產的重視。
其中的一枚1/2盎司“斷橋殘雪”銀幣,以其唯美的意境和家喻戶曉的傳說故事,令人格外關注。該枚紀念銀幣的正面遵從一貫簡約的風格,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為主圖,鐫刻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下方印有2014的年號。紀念幣的背面圖案,選用的是斷橋殘雪一景,在紀念幣的上方刊有5元的幣值,下方配有“斷橋殘雪”的字樣,圖文并茂。
據史料記載,斷橋殘雪是杭州西湖上著名的景觀,以冬雪時遠觀橋面若隱若現于湖面而著稱于世。唐朝的張祜也曾在《題杭州孤山寺》中云:“斷橋荒蘚澀,空院落花深。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由此可知斷橋本是一座布滿斑駁苔蘚的平板石橋。現斷橋位于杭州市西湖白堤的東端,是外湖和北里湖的分水點,而斷橋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斷橋。
這枚1/2盎司銀幣的圖案中,瑞雪初霽,白堤橫亙,分外妖嬈。石橋拱面毫無遮攔,冰雪消融后露出了斑駁的橋欄。而橋的兩端還在白雪的覆蓋下沉眠,古老的石橋身似隱似現,橋洞中的白雪也奕奕生光,在湖面中形成倒影。而石橋在光影效應下,遠望過去似斷非斷,故而形象地稱之為斷橋。遠處群山銀裝素裹,下融于湖面,上和遠空接壤。湖面寧靜得像是一面幽深的,平鋪在河道上的鏡子,折射出冬天的幽靜和孤獨。圖案中最醒目的莫過于凌寒盛開的那一株臘梅了。紅得像姑娘的腮紅,像故意涂抹的胭脂,更像是暈開的一滴鮮血。臘梅枝干粗壯,花香濃郁,有的是羞答答的花骨朵兒,有的是二八姑娘一樣含羞裂開的嘴,欲拒還迎般的擁抱凜冽的冬季,有的開得正歡,忘了寒冷和冬天的寂寞。寥寥數筆繪盡西湖之色,動靜結合,色彩搭配協調。
明代畫家李流芳在《西湖臥游圖題跋——斷橋春望》中稱:“往時至湖上,從斷橋一望,魂銷欲死。還謂所知,湖之瀲滟熹微,大約如晨光之著樹,明月之入廬。蓋山水映發,他處即有澄波巨浸,不及也。”斷橋的神髓躍然筆端,再多修飾的語言也只能盡顯其空洞,毫無質感。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白蛇傳》中許仙和白娘子相傳就是緣結于此,斷橋見證了他們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故事,在每個細雨蒙蒙的夜晚,相信會有不少人都會為他們以悲劇而告終的故事發聲嘆息。而今斷橋也成了許多情侶旅游、拍婚照的首選之地,無形中既推動了當地旅游經濟的發展,也加深了斷橋人文文化的韻味。
該枚1/2盎司“斷橋殘雪”銀幣不僅圖案精美,構圖豐富,而且背后蘊含了悠久而燦爛的民族文化,有很高的收藏價值。我們選擇以這種莊嚴隆重的方式來來宣傳和銘記杭州西湖,是為了發展中國的人文景觀,并向世界傳播和弘揚古老的中國文化。這是我們民族精神的精髓,在民族發展的歷程中它們應該得到同等的對待和升華,這也是我們對于民族文化的一種歷史使命。(供稿:深圳市鑫泉金銀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葉霞)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