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德國世界杯1公斤紀念銀幣
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金銀紀念幣中還有兩枚銀幣。其中一公斤銀幣的主題畫面是“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紀念”中文,大力神杯及足球圖,并刊面額。畫面以幣的圓形(也是足球形狀)為設計方案,將足球圖紋為設計切割線。以世界足球杯賽突出的“大力神杯”和“2006年德國世界足球賽紀念”中文文字為主景,環繞足球運動動態構成畫面,以均勻噴砂反噴砂工藝,表現細節與圖案層次,得到了理想的效果,突出了“大力神杯”的設計主題。這枚銀幣的工藝處理很有特點,左側古代人物作凹下效果,右側足球浮雕卻凸起于底平面之上,這種強烈的反差以中間亮線及文字相分隔,寓意足球運動由古及今、由遠而近的發展與傳承。
相較于這套幣其他作品的表達手法,這枚銀幣的設計展現了更強的抽象色彩。它的藝術語言脫離了單純的形式因素,而更傾向于組合成為美感的顯現,并具有相當程度的精神性。作為足球上背景的古代人物形象在表現中強調了線條的作用,在背景噴砂的厚重色塊的映襯下勾畫或刻出輪廓線,來自設計者的變形處理,也有對足球運動起源于中國的意象性表達,左側的古代人物被簡約為幾個塊面的組合,而右側的現代足球形象則用重噴砂濃墨重彩地凸起在幣面之上,反差對比中更強調了足球運動的現代質感。盡管更突出抽象的形式,而無實景的再現,但令人驚喜地表現了中國現代金銀幣設計一直以來比較欠缺的浪漫主義美學,暫時放下寫實和故事性,而把精神提純出來,這是對崇高感的追求,是一種精神追求。
2006年德國世界杯1盎司紀念銀幣
一盎司銀幣的主題畫面則是 “2006年德國世界杯球賽紀念”中英文,中國古代人物及足球圖,并刊面額。 畫面以“2006 年德國世界足球杯賽金銀紀念”中文文字和英文“2006 FIFA WORLD CUP GERMANYTM”為畫面切割線,將幣面一分為二,將古代與現代劃分開,將中國古代人物蹴鞠運動和現代足球射進門網的畫面巧妙組合,設計精巧,匠心獨具。寓意該項目運動由中國蹴鞠運動演變而來;切割線左側古代人物作凹下效果,右側足球浮雕卻凸起于底平面之上,這種強烈的反差以中間亮線及文字相分隔,那只由古人射出的蹴鞠穿過時空化作足球飛入球門應聲入網。展現了足球運動由古及今、由遠而近的發展與傳承,演繹了足球運動幾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由中國走向世界的發展過程。該枚銀幣鑄造精良,為我國首枚采用凹凸工藝鑄造的紀念幣。
中國古代的蹴鞠歷史悠遠,2004年初,國際足聯確認足球起源于中國,“蹴鞠”就是有史料記載的最早足球活動。《戰國策》和《史記》是最早記錄蹴鞠的文獻典籍,前者描述了23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齊國都城臨淄(現山東淄博)流行蹴鞠活動,后者則記載,蹴鞠是當時訓練士兵、考察兵將體格的方式,秦漢以后,盛極一時的蹴鞠,逐漸發展成為有規則、有場地、競技性強的比賽足球。傳統與現代,凝固與嬗變,劇烈碰撞中,逐步交融,趨向和諧與統一;剛勁、綿柔,強烈的對比卻又是源遠流長,生生不息,這是這枚銀幣想要表達的文化內涵。在幣面設計上,把足球的古典造型和現代場景相對比,也是相互呼應,形成了一種絕妙的配合,也拉長了視覺之外的時間和空間感。在局部的設計本身,還存在著幾種對比,比如古典蹴鞠造型采用的是具像寫實手法,短袍著褲、扎腰的古代“鞠客”輕巧地踢著古代蹴鞠,他體態肥碩,神情自如,蓄著濃密的絡腮須,貌似非富非貴,顯見蹴鞠運動在古代的盛行程度。立體飽滿浮雕造型下的人物筋骨肉具存,顯得頗為鮮活,而現代場景采用的卻是白描式的裝飾抽象手法,圖案更傾向于平面淺平,僅僅是足球踢入球網的一瞬間展現,好像在表達深邃的寓意,這只發源于古代的皮球,從古代踢到現代,從中國踢向世界,這樣的設計巧思不由不給人以震撼和深刻的感染力。(供稿:西藏銀橋股份有限公司)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