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世界文化名人金銀紀念幣(第1組)——軒轅黃帝金幣
誰也沒有見過軒轅黃帝。
“世界文化名人”系列第1組金銀紀念幣中的“軒轅黃帝”金幣上的軒轅黃帝,無疑是設計者按現代人的理念想象出的一個形象。
1990年發行的“世界文化名人”系列(第1組)包括1金4銀,共5枚金銀紀念幣,4枚銀幣所表現的,分別為“荷馬”、“莎士比亞”、“貝多芬”和“愛迪生”。相比他們藝術家、科學家的身份,刻畫于金幣上的“軒轅黃帝”,其身份略有區別,權威資料介紹,軒轅黃帝為“中華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也是中國第一位統一中華民族的偉人。1/3盎司規格的“軒轅黃帝”金幣,正是從此角度,理解軒轅黃帝首先是一位政治家,因而將幣面上的軒轅黃帝,按政治家的設計思路打造而成。金幣的直徑只有23毫米,幣面窄小,但軒轅黃帝面部的細節處理,仍達到栩栩如生地步。如果用放大鏡,我們可以看到幣面上的軒轅黃帝,其神情,充滿憂國憂民之凝重,其雙目,深帶放眼江山之遠視。上唇,八字胡分兩側而翹,也是自信,也是張揚。下頜,長須濃密而卷曲,透著壓倒一切的強大氣場。寥寥不過數筆,但由此展現出來的,是黃帝的帝王之大義,是黃帝的將相之威武。精妙之極。“軒轅黃帝”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貨幣第一幅黃帝形象,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款以黃金打造的黃帝形象。
世界文化名人(第1組)1/3盎司紀念金幣
但同時,“軒轅黃帝”金幣又是一位布衣黃帝,雖然頭上戴著象征權力的王冠,但身上的穿著,與當時的農夫無二異。有關黃帝的記載,早見于《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因出生、創業和建都都在有熊這個地方(河南新鄭),所以又被稱為有熊氏。《史記·五帝本紀》又介紹,軒轅黃帝功績之一,是“藝五種”。何為“五種”?黍、稷、菽、麥、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谷”。傳,在此之前,神農氏僅能種植黍、稷兩種,黃帝在此基礎上翻了兩倍半,推動了原始農業的快速發展。為了更好地展示軒轅黃帝的布衣形象,“軒轅黃帝”金幣的幣面背景,幾乎都圍繞這個層面做文章。幣面的最下端,是起伏的麥浪,黃帝立于其間,有一種自豪的成就感。幣面右上端,點綴有陶罐、指南車等。據史書,軒轅黃帝除大力“藝五種”外,又創造文字,始制衣冠,建造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并有《黃帝內經》傳世。由此看來,幾乎是一個完人。而在遠古時代,部落首領的號召力來自于創造力,沒有能讓人震驚讓人敬佩讓人口服心服的創造,就不可得到人們的敬重與擁戴。“軒轅黃帝”金幣的設計師深知這一點,不嫌繁雜地利用有限空間,把盡可能多的內容納于幣面之上。雖如此,仍能利用虛與實的穿插,讓畫面簡潔而凝煉,達到了較好的表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