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芙蓉,霓裳曳廣帶——欣賞中國石窟藝術第一組(敦煌石窟)五盎司金幣 |
發布日期:11-02-25 11:22:1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甄永紅 |
不知是否曾經到過敦煌,不知是否曾經站在西方凈土變中精彩舞樂圖的壁畫之前,難道這就是人們內心深處一直所向往的天國么?整個壁畫充盈著華貴絢爛的色調和圓潤流暢的線條,盛唐流韻裊千年…… “素手把芙蓉,霓裳曳廣帶”,太白的詩,敦煌的壁畫,飛天揮揚兩條舞帶展卷飄揚時的動勢,曼天彩云流變。
2001年發行中國石窟藝術(敦煌)金銀紀念幣5盎司金幣背面“初唐舞樂圖” 敦煌莫高窟220號洞窟,被公認為敦煌壁畫里最精美、藝術性最高、保存得最好的洞窟。中國石窟藝術第一組(敦煌石窟)5盎司金幣的背面圖案為《初唐舞樂圖》,取材于敦煌莫高窟220號窟之南壁——通壁大型西方凈土變中精彩舞樂圖的局部,那是一個充滿歡樂幸福、永無盤涅痛苦的極樂世界。
通壁大型西方凈土變中精彩舞樂圖局部 金幣截取了西方凈土變中精彩舞樂圖的局部,只有兩位舞姬,盛裝艷服,頭戴寶冠,發髻高束,著石榴裙,全身綴滿珠玉和鈴鐺,赤足于小圓毯上婆娑起舞;舞姬的面龐豐美,姿態婀娜妖嬈,但神態肅穆,雙目細長,雙瞳如同幽深的古泉,仿佛連天上的星辰都會被吸引而墜落其中;而她們的手指和腰身曼妙無雙,動作輕靈迅捷,飄帶飛舞,宛若驚鴻。整個畫面莊嚴而妖嬈,靈動而凝滯,仿佛水和火被揉到了一處一起綻放開來,妙不可言。閉上雙眼,有流動不息的風和叮咚如泉水的銀鈴交擊聲,耳邊仿佛真的傳來陣陣鐘鼓、滿堂笙簫;睜開雙眼,迤儷瑰奇的極樂世界,讓人不由陶醉在這優美的翩翩舞姿之中。 欣賞中國石窟藝術第一組(敦煌石窟)五盎司金幣,妙處不止于那豐滿典麗的人物形象和精巧絕倫的構思。 且在于欣賞唐代敦煌石窟壁畫舞樂人物特有的曲線美。凡是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繪畫、雕塑中的唐舞形象,特別是舞姬的形象,沒有一個是直立的,凡乎全部是彎曲的造型,甚至有不少呈現出“三道彎”的體態。五盎司金幣上的舞姬,是典型的“三道彎”體態,呈現出非常含蓄和古典的美態。 且在于欣賞敦煌壁畫獨有的仙樂場面。敦煌壁畫中的舞樂,分為兩大類:即仙樂與俗樂。220號窟之南壁是大型西方凈土變中精彩舞樂圖,即描繪西方凈土佛菩薩、圣眾及種種莊嚴施設等之圖像。所以5盎司金幣表現的就是仙樂,即以佛國世界天人形象出現的舞樂,圖畫不動而畫極樂種種動相,故稱變相,這和金幣以靜態雕刻繪動態舞樂場面,有異曲同工之妙。金幣上面雖然只有兩名舞姬,但給我們留下富足的空間去想象西方凈土端肅熾烈、充滿喜慶的歌舞場面。 且在于欣賞初唐敦煌壁畫中健康優美、神形兼備的藝術形象。雖然它描寫的是想象中的西方極樂世界,帶有很深刻的宗教烙印,但人物形象的敦厚濃艷、豐腴健碩又來源于世俗世界,在宗教幻想與現實世界中的穿梭,更加富有感染力量。 欣賞敦煌石窟藝術紀念幣,尤其是5盎司金幣時,每每給我很多感動,因為曾經有幸去過敦煌,站在宏偉壯麗的雕像,和絢麗無雙的壁畫面前,讓人很難不頂禮膜拜,虔誠仰視,那樣的壯闊美麗很難用任何形式的語言描寫。從數萬米壁畫中提煉典型化的靜態舞姿,雕刻出形神兼備的金幣,這太不可思議,太偉大了。(供稿:廣東粵寶黃金投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