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中國古代四大文學名著之一,它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的章回體長篇小說,描寫了梁山好漢反抗欺壓,發展壯大后受朝廷招安,四處征戰,最終走向以悲慘結局收尾的故事。這部偉大的著作成功地塑造了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漢的形象。其中,排名第十四位的行者武松,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個性,成為了《水滸傳》中非常亮眼的一位人物。
![](/uploadfiles/image/20190710/20190710110320752075.jpg)
為弘揚和傳承中國的古典文學藝術,中國人民銀行于2010年3月23日發行了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彩色金銀紀念幣(第2組)一套。該套紀念幣共5枚,包括金幣2枚,銀幣3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的一枚1盎司彩色銀幣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及中國傳統紋樣的組合設計,并刊國名、年號;背面圖案為武松打虎的故事畫面(局部彩色),并刊“行者武松”中文字樣及面額。
![](/uploadfiles/image/20190710/20190710110375377537.jpg)
該枚1盎司銀幣的背面圖案,生動形象地展現了《水滸傳》中描寫的武松打虎的經典場景。武松是《水滸傳》里描寫篇幅較多的一位英雄人物,他行俠仗義、剛正不阿、敢作敢當、嫉惡如仇,個人形象鮮明。在《水滸傳》中,很多章節都與武松有關,如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等。這些章節中,最廣為人知的非武松景陽岡打虎莫屬。
武松打虎的主要故事情節是,武松回家探望兄長,途經景陽岡,至酒家沽飲十八碗,醉后欲行趕路。酒家告以岡上有虎傷人,勸其勿行。武松不信,在岡上果遇一條吊睛白額大蟲。武松奮起,用平生之力以雙拳將虎打死,為當地老百姓除去一大害,后被世人傳為佳話。
《水滸傳》原著中描述武松外貌“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云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臨座上”。這枚銀幣上的武松生動形象地詮釋了這段關于他的描寫。只見武松身著紅衣綠褲,袒露結實的胸膛,肌肉畢現,孔武有力,十分威猛。他頭戴一頂萬字頭巾,雙手的衣袖卷起非常干練。他一手握拳積蓄力量準備擊打猛虎頭部,另一只手則緊緊地按壓住老虎使其動彈不得。他如泰山壓頂一般騎在虎背上,將吊睛白虎牢牢控制住,目光堅毅,僅憑赤手空拳就將山中猛虎制服。而圖案中的吊睛白額大虎則正在奮力掙扎,露出血盆大口,顯得兇猛無比,四肢緊緊地扣在地面上尋找反擊的機會,猛虎的尾巴向上揚起足以看出它的憤怒,但不管它如何掙扎都無法擺脫武松的控制,這從側面反映了武松的勇猛和力量。
圖案中揚起的虎尾和武松腰間飄逸的綠色襟帶都極富動態的美感,仿佛把觀賞者也帶到了景陽岡上,親眼看到了這場精彩的搏斗一般。幣面兩側刻畫了一株青松和一塊高聳的巨石,表明了武松打虎所處的環境。整個紀念幣圖案的設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色彩對比鮮明,非常具有感染力。
這枚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第2組)“行者武松”1盎司彩色銀幣,將原著中“武松打虎”的故事細節近乎完美地再現了出來,帶給了觀者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直觀的感受,讓這個故事變得更加鮮活。這枚銀幣的發行不僅展現了《水滸傳》這部文學作品的獨特魅力,同時對于弘揚和傳播我國的古典文學藝術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供稿:浙江贊佳黃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