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北京奧運會第二組5盎司金幣 |
5盎司金幣背面圖案為中國傳統體育——武術。武術和京劇一樣,被世人視為我國文化的國粹。武術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作為獨立的社會文化現象,是同中華民族文明的產生同步的。它的產生,緣起于我國遠古祖先的生產勞動,人們在狩豬的生產活動中,逐漸積累了劈、砍、刺的技能。這些原始形態的攻防技能是低級的,還沒有脫離生產技能的范疇,卻是武術技術形成的基礎。到了近代,武術適應時代的變化,逐步成為中國近代體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民國時期,民間出現了許多拳社、武士會等武術組織。1927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國術館。1936年中國武術隊赴柏林奧運會參加表演。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武術得到了蓬勃發展。1956年中國武術協會建立了武術協會、武術隊等,形成了空前廣泛的群眾性武術活動網,為武術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道路。1985年,在西安舉行了首屆國際武術邀請賽,并成立了國際武術聯合會籌委會,這是武術發展中新的里程。1987年在橫濱舉行了第一屆亞洲武術錦標賽,標志武術走進亞運會。1990年武術首次被列入第十一屆“亞運會”競賽項目。1999年,國際武聯被吸收為國際奧委會的正式國際體育單項聯合會成員。而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中華武術將作為一項特別比賽項目而初次展現在世人面前,這是武術發展中的歷史性突破。 ![]() 在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幣中用規格較大的5盎司金幣加以表現武術圖案,說明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盡快將“把武術推向世界”的雄偉目標變為現實,使這一中華國粹成為奧運會大家族中正式的一員。與此同時,以中國武術為主題作為紀念幣圖案,可視同縱向歷史坐標,以表現中國體育理念的悠久。圖案中運動員動作敏捷準確,爆發力強,在閃、轉、騰、挪中,運動員的身影軌跡逐漸虛化出圖案背景中穿梭飄然的五圈裝飾組合畫面,以象征國際奧林匹克體育運動,主、背景的迭加,既是對將獨具民族風貌的武術文化體系完全納入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之中的渴望,也生動地體現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理念。 供稿:遼寧遼銀錢幣經銷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