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真卿在《勸學》中曾有言道,“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自古以來,歷朝歷代,中國人都把讀書當成一等一的大事。在歷史的千回百轉中,承載了讀書人思想和人文情懷的“四大書院”也就應運而生。其中,現位于湖南長沙的岳麓書院是中國現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書院,以曾培養出眾多名士而聞名古今。
為紀念這個滿載文人才情的地方,傳承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2006年4月18日發行了千年學府——岳麓書院金銀紀念幣。該套紀念幣共2枚,其中金幣1枚,銀幣1枚,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其中的1/2盎司金幣正面圖案為岳麓書院大門,并刊國名、年號,紀念幣背面圖案為岳麓書院講堂,并刊“岳麓書院·講堂”中文字樣及面額。筆者觀之十分喜愛,認為這枚金幣可謂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將這枚1/2盎司金幣正面朝上捧在手里,岳麓書院的大門形象隨即映入眼簾,門頭上刻有“岳麓書院”四個大字。據悉,因為岳麓書院辦學不錯,且山長周式的德行聞名于世,宋真宗便召見周式,拜他為國子監主簿,請他留在京城講學做官。但周式心系岳麓,仍請歸院,宋真宗就親賜“岳麓書院”御匾懸掛于大門正上方,并賜經書等物,從此岳麓書院聞名天下,人們紛紛來此求學。
細觀金幣正面,岳麓書院的大門采用的是南方將軍門式結構,建于十二級臺階之上,威風凜凜,給人一種莊嚴肅穆感。大門前立著一對方形柱,枋梁繪有游龍戲太極圖,間雜卷草云紋,藝術感十足。大門兩側雕刻著遒勁的松樹,使整個畫面更加精致,富有生機,體現了設計師的匠心獨運。
翻轉金幣端詳背面,映入眼簾的是恢宏的講堂和高懸的兩塊木匾。據說,講堂有三塊匾,分別寫有“學達性天”、“道南正脈”和“實事求是”,紀念幣上出現了“學達性天”和“道南正脈”這兩塊匾,也許在設計者看來,這兩個詞匯更能體現岳麓學院講堂的風格,且只顯示八個字,整體上顯得不那么擁擠,給人的視覺效果更好。
繼續欣賞背面圖案,則會看到一個長方形的講壇,這是以前老師講課的地方。在講壇后面擺著兩把椅子,據傳是為了紀念張栻和朱熹兩位大師而設的。為了表示這兩位名師實力相當,不分上下,所以擺了兩把椅子。據史料記載,當年朱熹和張栻會講時,下面每每都圍滿了人,由此可見,這兩位老師在學界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講堂內立有很多對長柱,每對柱子上都雕刻著對聯。這些對聯多為學者表達個人志向、稱頌岳麓書院而作。講堂內的對聯反映的基本上都是儒家倫理道德,體現了當時主流的教育思想。
總體觀賞下來,這枚岳麓書院1/2盎司金幣在細節的處理上做得很到位。無論是柱子、松樹、牌匾還是對聯,都融入了設計者縝密的心思和心血。將這些元素巧妙地組合在一起,構成了完美的畫面,讓觀者感受到了濃濃的學習氛圍和歷史文化底蘊。而且,由于該枚紀念幣由純金鑄成,黃金的色澤將岳麓書院襯托得更加金碧輝煌,莊嚴中不失大氣,令人賞之回味無窮。(供稿:深圳市鑫泉金銀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葉霞)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