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我心中的凈土 |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一本雜志書上看到這樣一段話,美國鐵路旅行家保羅?泰魯在他的《游歷中國》一書中曾這樣悲觀的寫道“只要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無法到達拉薩”。因為青藏高原上昆侖山至唐古拉山一帶,分布著550公里的千年凍土層,這里空氣含氧量不足平原地區的60%,氣候瞬息萬變,自然條件非常惡劣,素有“地球第三極”之稱。然而就是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下,中國鐵路的建設者們克服了高寒缺氧等種種惡劣條件,于2002年9月26日將全長1686米、海拔高度4648米的昆侖山隧道全線貫通。這標志青藏鐵路線上自然條件最嚴酷、地質結構最復雜的頭號工程已經建成。這為青藏鐵路的全線通車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與此同時,舉世矚目的青藏鐵路在2006年7月1日全線通車。一條連接藏族同胞和全國各族同胞的友誼天路全線貫通。為此,中國人民銀行于2006年6月23日發行了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金銀紀念幣。其中包括一枚金幣和一枚銀幣。
青藏鐵路全線通車紀念金幣的正面圖案為青藏鐵路線路示意圖及鋪軌機工作圖,示意圖從西寧到拉薩綿延起伏,猶如一條潔白的哈達,飄揚在精美的金幣上,仰望著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鐵道線,真是猶如一條穿梭在天上的神奇天路,設計師用鏡面、噴砂和浮雕工藝的運用,把鐵路示意線設計的惟妙惟肖,讓整個鐵路線更加清晰和突出。而天路下面的鋪軌機則是在如此艱苦的環境中鋪軌作業,展現出了建設者們在雪域高原中一片繁忙的工作景象。
背面圖案為昆侖山隧道景色圖,看著昆侖山隧道,心中那份熾熱的情感是那么的強烈,設計師用鏡面工藝體現昆侖山隧道的深幽,看似很普通,卻不知建設者們的付出了多少心血,克服了多少困難,海拔四千多米的昆侖山,是內地進入青藏高原的第一座高山,地形復雜、環境艱苦。昆侖山隧道是世界高原多年凍土區第一條長隧道,昆侖山地處獨特的地理位置,被稱為青藏鐵路線上的頭號工程,我們可以想象建設昆侖山隧道時的艱辛,建設者們不畏艱辛的工作作風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應該得到全社會的尊重。 青藏鐵路全線通車金銀紀念幣1/4盎司金幣
欣賞完金幣之后,我們再看看銀幣的設計圖案,正面圖案為拉薩火車站及遠山,顯示出了火車站所在的位置和所處海拔的高度,拉薩火車站是青藏鐵路線的終點站,被稱為鐵路線上的標志性工程,拉薩火車站的建設是藏族風格和現代化建設的完美組合。背面圖案為長江源特大橋還有牦牛和藏羚羊以及附近的遠山,牦牛和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珍惜物種,被稱為西藏的典型代表,它們在長江源特大橋附近悠閑的散步和覓食,當疾馳的火車從它們身邊閃過時,它們絲毫沒有被打擾,表現了青藏鐵路在建設的過程中,注重保護高原生態,對當地地動物保護非常精心,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