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人間,將無限生機撒向四面八方,老百姓們也迎來了熱熱鬧鬧的春節。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節日。每當春節來臨,大街小巷都洋溢著節日的氛圍,爆竹聲不絕于耳,氣勢如虹。家家戶戶為了賀歲精心準備著年夜飯,到了晚上全家人歡聚一堂,共度良宵。
春節意味著“辭舊迎新”,代表著國人新一年的起點。人們往往會在春節時回首過去,展望未來,祈愿夢想成真。為紀念這個美好的日子,傳承中國傳統節日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2014年12月26日發行了2015年賀歲銀質紀念幣一枚,以表達對來年生活更美好的祝愿。
該枚紀念幣的正面圖案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并刊國名和年號。其背面圖案為“福”字造型,配以蝙蝠、迎春花等裝飾圖案,以及宅門、燕子等造型組合設計,并刊面額。
仔細觀賞這枚銀幣的背面圖案,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就是那大大的“福”字。福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約有三千年歷史,甲骨文中的福字,是裝酒器具在神前的形狀,因為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現在的福字就是銀幣上雕刻的這種,由示、一、口和田組成,示,指神抵;田,指耕地、打獵;后來人們用“福”代指“福氣”、“福運”。白居易在《旅次華州》中寫道“德星降人福,時雨助歲功”,這里的“福”就是“福氣”的意思;按現在的解釋,“福”是“幸福”的意思,在過去則指的是“福氣”、“福運”。無論何種意思,“福”字都蘊含著美好的情感,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期待。
在“福”字的四周,圍繞著雕刻精美的迎春花。迎春花與梅花、水仙和山茶花統稱為“雪中四友”,是中國常見的花卉之一。迎春花不僅花色端莊秀麗,氣質非凡,還具有不畏寒威,不擇風土,適應性強的特點,歷來為人們所喜愛。設計者選擇將迎春花圍繞在“福”字外面,不僅意味著“迎春”,也意味著“迎福”,表達著設計者對春節和美好生活的祝愿。
在被迎春花包圍著的“福”之外,是一扇開著的宅門。宅門借指住在深宅大院的人家, 設計者將這種古代傳統宅門與“福”字聯系在一起,寓意深宅里的人家能夠開門納福,進而擴展到祝愿所有中國人在新的一年都有福氣、過上幸福生活。同時,設計這樣古色古香的宅門,也蘊含著中華傳統文化的韻味。
在宅門之外,還有兩只自由飛翔的燕子,預示著春天的到來。而“福”字周圍裝飾的蝙蝠圖案,因蝙蝠的“蝠”諧音“福”,代表著好兆頭。飛翔的蝙蝠通常寓意著“福氣到來”或“福從天降”,值得注意的是,設計者在此設計了兩對蝙蝠,有“好事成雙”之意,期盼人們的運氣能接踵而來,更加加強了銀幣圖案的美好寓意。
細賞此幣,眼前會突然出現春節時歡天喜地的熱鬧場景。該幣幣幅雖小,卻將福星高照、歡笑迎春的意味完整地表達了出來,這不僅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更表達著對美好生活的盼望和祝福。(供稿:深圳市鑫泉金銀文化有限公司 作者:葉霞)
來源:中國金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