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桂林造幣分廠紀念章的兩點認識 |
發布日期:08-06-18 09:28: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收藏快報 廣西孟國華 2001年,中國錢幣博物館及陳列室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廣西錢幣博物館為了迎接會議的召開而布置了具有廣西地方特色的錢幣專題展覽。在展品中,有一組由梁威淮先生提供的抗日戰爭時期中央造幣廠桂林分廠鑄制的精美紀念章引起上海造幣廠的蔣金城先生的極大關注。蔣先生回到上海后,很快就在《上海造幣報》上發表了兩篇文章,介紹和解讀桂林造幣分廠制作的這些紀念章,《廣西泉友通訊》2002年第2期對蔣金城先生的文章進行了轉載。 由于我多年來非常關注并收藏研究當時桂林造幣分廠鑄制的紀念章,所以對這些章的歷史背景及精神內涵也有一定的認識。現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一、“還我山河”這枚紀念章不是如蔣先生和梁先生所言,是桂林造幣分廠鑄制,而應該是抗日戰爭初始在中央 上海 造幣廠鑄制。因為這枚章上明白無誤地顯示其制作時間是“民國二十六年”,即公元1937年。而桂林造幣分廠則成立于1938年5月。所以只要從時間上一推算,該章就不可能是桂林造幣分廠所制。 該章上有雕刻大師黃偉存先生的簽名,據上海造幣廠保存的黃偉存先生的生平資料介紹,黃先生原是廣西梧州造幣廠的總工程師,于1937年2月3日由中央 上海 造幣廠的技正王壽全先生介紹進入該廠工作,任技佐;同年7月10日起主理中央 上海 造幣廠雕刻室。1937年8月13日,上海抗戰爆發,上海形勢立刻趨緊。于是,中央 上海 造幣廠按原計劃內遷,黃偉存于9月調到新設立的武昌造幣分廠工作。后來黃偉存才被調到于1938年5月成立的桂林造幣分廠工作。 以章論章而言,我認為這枚“還我河山”紀念章應該是黃先生進入中央 上海 造幣廠工作初期設計并制作的。其時間段最可能是1937年7月10日主理中央 上海 造幣廠雕刻室至9月被調到武昌造幣分廠之前的短短幾十天內。 二、蔣先生的兩篇文章內容都提到桂林造幣分廠的地理位置,說造幣分廠“位于南溪山龍隱巖”。確實,當年桂林造幣分廠的廠址是設在桂林市南郊的南溪山下,其主要生產車間是設在南溪山的白龍洞內。蔣文中提到的“龍隱巖”則并不是在南溪山,而是位于桂林東邊的七星巖景區的月牙山下,現在是桂林市一個著名的旅游勝地,“桂海碑林博物館”就設在那里。雖然經歷了數十年的風風雨雨,細心的游客如今在當年桂林造幣分廠的舊址———南溪山白龍洞洞口的巖壁上還可以見到造幣分廠成立周年時雕刻的一方紀念碑和安裝煙筒時殘留的幾支破舊鐵支架。這些就是 |
上一篇:你在投資奧運金條嗎?(天天商報) |
下一篇:沈其偉收集毛主席像章3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