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收藏毛主席像章40年 藏品堆滿三居室 |
發布日期:08-12-14 11:12:5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廈門商報 作者: |
陳老收藏的毛主席像章、瓷雕等擺滿了整個房間。
陳炳煌說,每枚像章的背后都有一段歷史。
紅心上,毛主席頭像下刻著三個大字“忠忠忠”。 家藏萬余毛主席像章 毛主席詩詞隨便你考 七旬老人想辦個小主題博物館與人分享 冬日暖陽涌進6樓的房子,滿屋的毛主席像章射出熠熠之光,近70歲的陳炳煌戴著老花鏡佇立其中,他仰著臉絮語:“我有一個夢想,讓更多的人欣賞這些藏品,比如辦個小小的主題博物館,好東西要和大家分享嘛……” 本月26日是毛主席誕辰115周年的紀念日,屆時,福建省收藏家協會廈門分會會員陳炳煌將在五緣灣免費展出他近40年的收藏——萬余枚毛主席像章及相關藝術品。 一屋像章 40年收藏堆滿三居室 地上放的、墻上掛的、桌面鋪的、衣柜裝的……陳炳煌有一套專門存放毛主席像章等藏品的三居室,目之所及,皆是“毛主席”。單是像章就有上萬枚,大的直徑達60厘米,小的如指甲。 除了我們常見的圓形像章外,還有方形、橢圓形、五邊形、心形等,從材質上看,則有鋁質、塑料、瓷質、有機玻璃、不銹鋼、搪瓷、竹片等。陳炳煌細心地為這些像章分門別類,并套上塑料膜,鑲上鏡框。 “看,這枚像章形狀很特殊,毛主席頭像下是一顆大大的紅心,紅心上刻著三個大字‘忠忠忠’,它傳達了作者的創作意圖:對毛主席絕對忠心耿耿!”伴著陳炳煌的介紹,記者發現了許多諸如異型章、彩色章等珍貴像章。 當然,也不乏“廈門造”像章,“‘廈門造’像章在全國頗有知名度,有不少精品,比如,廈門工藝美術廠曾經鑄造了一套‘樣板戲’系列像章,按計劃本應生產8枚,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只生產了6枚。” 一生摯愛 毛主席詩詞隨便抽考 上世紀60年代初,年輕的陳炳煌是個工人,有一天,工廠領導給了他一張書票,他憑此買回了第一本毛主席文集。“后來,我到了部隊,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可以說,我是在學習毛主席著作中提高文化的,更是在學習毛主席思想中樹立人生觀的。” 他還讓記者隨意抽考他毛主席的語錄詩詞,一臉自信與自豪,倒是記者心虛得很。“你問我,是什么讓我堅持收藏,樂于收藏,應該說,是一種情懷。” 陳炳煌說,自己是個普通的市民,工資不高,愛人起初也不支持他收藏,孩子更是對此不感興趣,但他不抽煙不喝酒,每月拿出千把元搞收藏。“毛主席像章多數誕生在1943年至1970年間,當時,毛主席像章就像名片一樣常見。幾乎每個單位都制作毛主席像章,陌生人見面也常以像章作為見面禮,而我大規模收藏是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 一個夢想 “現代文物”要和人分享 “年紀大了,賺錢也來不及了!”一句玩笑話道出陳炳煌收藏的理念,他說,每枚像章的背后都有一段歷史:有的刻著3本小小的書本,這是當時的‘老三篇’———《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有的刻著蘑菇云,這是‘兩彈一星’的見證;有的為了紀念抗美援越;有的像章上畫了大海,記錄了著名的題詞———《大海航行靠舵手》……把毛主席像章與當時的歷史事件結合起來,毛主席像章才更有歷史厚重感,而絕不僅僅局限于經濟效益。 “1990年,毛主席像章被《文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