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鋌-歷史與價值并蓄 榮耀與財富俱得(陳梅英) |
發布日期:08-12-12 14:26:2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 作者:陳梅英 |
古老的中國是世界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淀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巨大寶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古代通貨文化,是這寶藏中美麗絢爛、彌足珍貴的一部分。通貨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產物,歷史上幾乎每個朝代都可以找到具有時代特征的通貨,它反映不同時代的生產技術和文化特色。而作為貴金屬的黃金、白銀,自從一出現就天然地作為幣材被人們廣泛利用,中國古代的硬通貨“金銀鋌”便是其中之一。 古代“金銀鋌”主要出現于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根據早期的文獻記載,“鋌,銅鐵之璞,未成器用者也”。由此可見,鋌是經過冶煉后,還沒有形成器物之前的金屬坯料。鋌有長直意,是一種長條版狀物。這一點從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唐代金銀鋌實物已得到了證實。貴金屬金銀坯料因其自身價值較高,在其形成器物之前,也可直接作為貯藏和大宗支付之用,進而逐漸演變成為貴金屬稱量貨幣。從唐朝開始,金銀鋌已成為當時的流通貨幣,其形制優美、手感良好、攜帶方便、利于儲藏、容易計數等優點更被國家儲備和民間窖藏,甚至成為上貢、進奉的禮品。金銀鋌這一具有獨特吉祥外形的“中國古代金銀幣”,既有貨幣的價值,又是記錄當時經濟生活情況和社會發展歷程的最直觀的歷史物件,是蘊藏著中國歷史文化的貴金屬載體。 為弘揚中國貨幣文化,進一步推動現代金幣文化的發展與繁榮,中國金幣總公司面向社會公開限量發行了一款“中國古代通貨文化系列——金銀鋌系列”產品(以下簡稱現代金銀鋌)。該款產品絕不僅僅是一次簡單形式上的對古代“金銀鋌”的復制,而是在還原特定歷史風貌的基礎上,融入了現代文化氣息和人們喜聞樂見的鮮活元素,從而賦予了現代金銀鋌嶄新的生命。
現代金銀鋌分為“福壽雙全”系列和“牛年賀歲”系列兩大主題,鋌身以純金、純銀為原料,運用中國現代造幣專有技術精工鑄造,外形采用仿古設計為弧首束腰形,用以體現銘刻歷史、鑄造未來的設計理念。設計手法理想浪漫,將分散于各處的美好事物集于一身,圖案委婉含蓄,充分尊重國人偏愛含蓄、不喜直露的審美理念和情趣,借用諧音、符號、象征、嵌字、暗喻等手法,使圖案自然流暢,內涵吉祥榮耀。主題圖案雖各有側重,卻又互相交融:祥云繚繞的“福壽雙全”金銀鋌背面上,圓壽字正中居坐,寓意生命綿延不絕,對稱式的五只蝙蝠拱圍在圓壽字四周,因“蝠”與“!弊种C音,從而與“壽”字巧妙地組成了一幅中國傳統的“五福捧壽”吉祥圖,而“壽”字頂部添加的雙錢圖,又因“錢”為“泉”的諧音,故鋌面圖案又延伸為更深的意蘊——“福壽雙全”。 堪與“福壽雙全”金銀鋌相媲美,“牛年賀歲”金銀鋌背面上,圖案沒有采用對稱造型,而是從底部緩緩向上打開,背景以盛行于隋唐,萃取眾花之美,融會了牡丹、荷花、菊花、石榴等諸多花型特點的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寶相花”紋飾襯底,盡顯雍容華貴,富麗端莊,在紋飾上運用了高浮雕結合現代噴砂工藝展現出栩栩如生的生肖牛形象,牛形象采用正面俯視構圖,通過對牛的紋理、微張的雙腿、甩起的尾巴、俯轉的牛頭等細節的刻畫,將牛的踏實穩重、勤勞奉獻的品質極好地表現了出來,整個圖案充滿著“牛市大吉”“金牛富貴”的祝福意愿。 與背面相和諧,兩大主題系列的正面共用同一圖案,鋌面中心部采用外方內圓設計,其中內圓為中國金幣總公司形象標識和“ CGCI”英文縮寫字母,用來體現現代金銀鋌發行的權威性。圓外方形為吉祥紋飾,吉祥紋飾講究在紛繁中體現出節奏和韻律,對比與調和,做到局部變化服從整體,即“亂中求序”、“平中求奇”,極大增加了吉祥圖案的層次和內涵。上部為黑體的 “中國金幣總公司于公元二 00九年制” 銘文,下部用新隸體標注相關重量和限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