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悄然增持454噸黃金儲備惹爭議 |
發(fā)布日期:09-05-20 08:11:54 泉友社區(qū) 新聞來源:投資與理財 作者:葉輝 |
支持者歡呼雀躍,認為早該增加,還要繼續(xù)增加;反對者認為“外儲不必強穿黃金甲” 悄然增加 “中國增加了400多噸黃金儲備。”4月24日,這個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樣,飛到了很多黃金投資者耳中。 除了外匯資產(chǎn),黃金是世界各國常見的儲備資產(chǎn)。本世紀以來,我國調整過兩次黃金儲備,即2001年和2003年,分別從394噸調整到500噸和600噸。不過,自2003年以來,我國公布的黃金儲備為1929萬盎司(600噸),中國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儲備資產(chǎn)項目中,黃金儲備的變動一直都是零。 此消息一出,馬上引起巨大關注。至此,國際黃金儲備秩序被重新改寫,最新排名如下:1、美國8133.5噸;2、德國3412.6噸;3、IMF 3217.3噸;4、法國 2487.1噸;5、意大利2451.8噸;6、中國1054噸;7、瑞士1040.1噸。不過,中國雖然增加了部分黃金儲備,但黃金儲備在整個儲備資產(chǎn)中占比仍不到2%。而發(fā)達國家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占比普遍高達40%~60%,歐元區(qū)國家黃金在外匯儲備中占比達到了60.8%。 胡曉煉解釋稱,自2003年以來,逐步通過國內(nèi)雜金提純以及國內(nèi)市場交易等方式,中國黃金增加了454噸。最近,我們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相關規(guī)定,就黃金儲備變動情況向其進行了通報,并得到認可。 截至今年3月,中國外匯儲備為19537.41億美元,但是由于美元的波動,中國外匯儲備的安全受到威脅。專家認為,增加黃金儲備,既是外匯資產(chǎn)保值增值的需要,也為未來人民幣的國際化做足準備。 引發(fā)爭議 盡管業(yè)界對中國增持黃金儲備的預期早已有之,不少專家也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依然茫茫無底的情況下,央行大幅增加黃金儲備是一個姍姍來遲但依然非常正確的選擇,不過持不同看法者依然很多。 “外儲不必強穿黃金甲”是反對者的共識。中國國情與發(fā)展研究所經(jīng)濟學研究員清議一直在呼吁“不要用外匯買黃金”,他認為黃金在經(jīng)濟危機的情況下已經(jīng)不再是“護身符”了。他的擔心是,目前美國和歐洲的黃金儲備占據(jù)了世界黃金儲備的73%,如果歐美愿意大規(guī)模削減黃金儲備,國際市場的黃金價格將會出現(xiàn)大幅下跌,中國可能會給這些國家買單。 不少專家紛紛撰文反對中國增加黃金儲備。他們認為,外儲結構求變不能迷信黃金,盡管黃金地位還是廣泛得到認同,習慣上國際貿(mào)易也把黃金看成是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后的第五大硬通貨,但要黃金凌駕于世界各國央行的信譽體系之上,也許難以成為現(xiàn)實。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的《牙買加協(xié)議》中就明確了“黃金的非貨幣化”,雖然這個共識未來會充滿變數(shù),但黃金貨幣化的根基已經(jīng)不在了。 首都經(jīng)貿(mào)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謝太峰教授等人則提醒說,在承認增加黃金儲備積極效應的同時,我們也不能不對增持黃金儲備的局限性保持幾分清醒認識。外匯儲備無論存放在國外的銀行還是進行投資,都可以給我國帶來相應的利息收益。相比之下,增加的黃金儲備不僅不能生息獲利,還會帶來追加的保管費用。其次,黃金雖然是最可靠的保值手段,但增加黃金儲備并非沒有風險。如果增持黃金的時機選擇不當,或者增持黃金后,金價出現(xiàn)大幅度下跌,就會給我國帶來黃金儲備實際價值的巨大損失。 催生牛市? 盡管反對的聲音很大,但是中國增加黃金儲備已經(jīng)成為一個事實,讓不少黃金分析師和投資人歡呼雀躍。 一些人認為,“中國買什么,什么漲”的現(xiàn)象是否會再現(xiàn)不得而知,但“中國需求”將會對金價產(chǎn)生較強的支撐,加上美元因素影響,金價后期有望進一步走高。在他們看來,新一輪黃金牛市已經(jīng)近在眼前。 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總行高級經(jīng)濟師何志成指出,黃金多頭抓住胡曉煉的話欣喜若狂,其實只是一根稻草,“她的話里根本沒有暗示要從國際市場購買黃金”。 業(yè)內(nèi)人士普遍認為,正確解讀胡曉煉的發(fā)言意圖,無疑對理解中國在未來黃金市場的舉動至關重要。但是大部分專家都不看好“中國增加黃金儲備會催生黃金牛市”。 興業(yè)銀行黃金分析師蔣舒就認為,這個消息是對過去中國增持黃金的確認,短期內(nèi)利好消息應該已經(jīng)兌現(xiàn),對未來金價的影響主要在于這一消息激發(fā)市場對中國未來可能大幅快速增加黃金儲備的想象。2003年以來5年多的時間里,中國增加了450多噸的黃金儲備,足見我國的黃金增持儲備的步伐一直是比較謹慎和適度的。中國增持黃金儲備應該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指望中國增持黃金來進一步推高金價至新高不太切合實際。 中國是以什么樣的價格增加黃金儲備的?還會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