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破獲全國最大地下炒金案 |
發(fā)布日期:08-11-05 08:37:05 作者:張云山 胡大可 新聞來源:錢江晚報 新聞點擊: |
一代理,費率全國最低。” 一家境外證券公司在網絡上大肆招徠客戶。記者登陸其交易系統后,發(fā)現行情確實跟倫敦金走勢一致,而且證券公司也是香港知名券商。
“我們確實接到過這類投訴,是中介公司代理境外期貨交易,投資者在境外開戶,不受國內法律保護。”一位監(jiān)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按照《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活動取締辦法》規(guī)定:“因參與非法金融業(yè)務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人自行承擔”。同樣參與非法證券活動所造成的損失,也由參與人自行承擔。 中國證監(jiān)會浙江監(jiān)管局副局長傅敏表示,投資者要提高法制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識別非法證券期貨活動主要應把握兩個層面,一是經營機構是否合法,未經中國證監(jiān)會審批擅自從事證券期貨業(yè)務的機構和交易行為均屬非法;二是投資品種是否合法,目前合法的期貨交易品種僅限于在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的品種。 “黃金夢”醒醒吧 ■本報記者 董碧輝 600億元,按現在黃金約165/克的牌價,可以購買72萬斤黃金,而對那些被誘入地下炒金騙局的人來說,他們花600億元買到的僅僅是一紙一夕暴富的迷夢。 不得不承認,現在黃金的投資渠道略顯單一,不外乎紙黃金、實物金條,以及推出不久的黃金期貨,不過黃金期貨每手交易單位是1000克,門檻的確有點高。但這并不是地下黃金盛行的主要原因。 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需求決定供給,但有時候供給也能創(chuàng)造需求。如果每一個投機客都抱著掘金的念頭而來,誰也不會進入一個明知要虧損的市場。這種求富的心理需求到了極致便是一夜暴富播下跳蚤收獲龍種。高達100倍的杠桿、24小時外盤交易,“30萬元一個月做到300萬元”,地下炒金公司循循善誘,迎合甚至創(chuàng)造了人們“博一把”的投機需求,甚至有的明知地下炒金是非法的,仍然樂此不疲,“博一把”輸了,那就“博兩把”、“博三把”,博到家產散盡方才幡然醒悟。 那些參與地下炒金游戲的“博客”們似乎不知道他們博弈的對象正是把他們的錢忽悠進來的地下公司,當黃鼠狼跟雞一起玩游戲時,結果自然可以想見。看看世紀黃金將其所從事的非法交易的命名:世紀黃金金條回購與逆回購。著一“逆”字,境界全出,令人想起曾經牛皮烘烘的次級債。據說次級債經切割和打包處理后,光說明書就有五六十頁,名牌大學的金融學博士愣是看了6個小時才稍微看出點門道來。對于那些連金融學的邊都沒摸過的普通投資者,在回購和逆 |
上一篇:國內黃金投資現狀分析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