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交所個人黃金投資業務引發黃金市場洗牌 |
發布日期:08-11-27 08:37:39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目前國內黃金市場還是一個幾乎完全相對封閉的內貿市場,其功能還主要停留在現貨商的貿易交換功能上。國際、國內金融形勢對國內黃金市場幾乎沒有影響。當然,國內黃金價格的走向還是受黃金價格國際一體化特征的聯動影響,但偶爾呈現出自身特色的脫軌跡象。
國內黃金市場雖然年初黃金期貨得以推出,但由于上海黃金交易所AU(T+D)早已針對法人進行杠桿交易,且交易時間相對期貨更為活躍。故國內黃金市場除了期貨公司參與進來了,我認為市場本身沒有多大躍進性改變。因為很多目前上海期交所參與黃金期貨交易的單位,以前甚至現在也同樣在上海黃金交易所進行類似交易。故沒有什么本質的變化,對于個人投資者而言更是這樣。 我個人對黃金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一直持贊成態度。目前國內相對有效金融品種本身就少,老百姓對黃金理財工具的需求越來越大,要求越來越高。特別強調黃金理財工具的有效性。目前即存的黃金理財品種都有相對明顯的局限性,有部分商業銀行曾經希望走在國內黃金投資金融創新的前端,但推出符合廣大投資者喜歡的黃金交易模式在營運幾個月后即快速叫停。上海黃金交易所的AU(T+D)也算得上一個相對受成熟黃金投資者喜歡的黃金交易品種,此前一直試驗般地在金交所會員單位中對個人投資者開放。但在高德黃金事件后,卻又再度被緊急叫停。逼迫不少成熟投資者不得不再度游走在黃金的灰色投資邊沿。黃金投資市場本身是一個非常成熟有效的市場,如果由商業銀行來對國內黃金市場的不足進行補充是一種非常好的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通過商業銀行以做市商開展場外黃金交易來體現。而且我個人獲悉,商業銀行早已在系統建設上做好了這方面準備,只等管理層一聲令下便可付諸實施。我認為國內進一步開放這個市場的條件肯定是成熟的,只是會影響到一些相關領域的利益。至少我認為國內黃金市場沒有進一步有效的補充開放,管理層應該給一個說法。 個人投資者參與黃金的保證金交易多以投機為目的,故至少需要在品種或服務模式上盡可能降低個人投資者的參與風險。如果需要對個人投資者開放,上海黃金交易所主要需加強對個人投資者參與的資金管理風險防范,而上海期貨交易所需要加強與歐美黃金交易的接軌時間,盡可能使期貨交易囊括歐美活躍的交易時段,減少個人投資者參與期貨交易的隨機風險,這一點上海黃金交易所基本做到了。 如果我們完全開放個人投資黃金交易,隨著中國黃金產業的發展, 從中國目前不斷崛起的國際金融地位來說是完全可能掌控黃金定價權,但目前談論這個話題還太遙遠。此外,中國謀取國際黃金市場定價權還需要國內一到兩家實力強大的商業銀行來對場外市場進行補充。 上海黃金交易所已經對個人客戶開放Au99.95實物黃金品種的交易但如果不提貨進行階段性操作還不如買銀行紙黃金靈活方便。如果基于投資提貨,但不能再度進行回購使得最終投資變現很麻煩。還不如通過銀行購買一些價差還算合理,但可以進行回購的銀行投資性金條,且在交易數量上更為靈活。如果金交所對個人開放黃金投資,允許綜合類會員代理個人黃金AU(T+D)業務,將令國內黃金市場面臨一次新的"洗牌"。在此之前,國內并非沒有個人黃金投資渠道。部分銀行、金商等早已推出了自己的投資性金條或紙黃金交易品種。但隨著金交所對個人黃金投資者的開放,這部分黃金投資市場必將受到一定沖擊。 這部分黃金市場的交易成本相對較高,以銀行紙黃金為例,0.8元-1元/克的交易成本高于金交所的交易成本。目前金交所交易手續為萬分之六,加上會員單位的代理傭金,我們認為單邊應該不會超過萬分之十五,雙向交易的手續費不會超過萬分之三十,以目前160元/克的金價計算,來回的手續費在0.48元/克左右。相對于目前市場上的黃金投資交易 |
上一篇:避風港+銷售旺季黃金需求創新高 滬金連漲五日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