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做市商,高德黃金即時報出的現貨黃金買賣價差在0.5美元/盎司。當主要國際市場現貨黃金買賣價差在每盎司1美元以上時,高德黃金將對買賣差價作相應的調整。這種報價上的“點差”,正是“高德黃金通”的主要收入。
根據高德黃金網站介紹,公司還按客戶成交量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每交易1手為人民50元。1手等于10盎司。
但是高德黃金的業務員石愈(化名)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事實上高德黃金收取的手續費為每手100元。雖然這樣的手續費幾乎是業內最高的,但是其交易量并不小,“因為很多人都是沖著張衛星的名聲來的。”石愈說。
高德黃金向客戶推銷的賣點是其“杠桿交易”的功能。客戶在高德黃金通電子交易平臺上買賣高德標準黃金,首先需要預付交易保證金作為其履行交易的財力擔保,然后高德黃金為客戶開通電子交易賬戶。高德黃金通保證金收取比例為不低于標的黃金總價值的20%。
據業內人士介紹,事實上,在2007年4月《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出臺之前,高德黃金的杠桿高達50倍以上。“2007年4月份的時候,我們就嚴格地執行了國家的法律規定,在杠桿比例上,我們在法律規定上是1:5的杠桿。”爆倉事件曝光后,張衛星在接受新浪網采訪時表示。而《期貨交易管理條例》將保證金低于20%作為認定變相期貨的條件之一。
對于自己的黃金通業務,高德黃金這樣評價:“投資、投機兩相宜”。但它卻讓很多客戶遭受了虧損。
8月20日起,高德公司開始以包括政策市場風險在內的種種理由,要求其“高德黃金通”客戶平倉出局,這意味著眾多客戶的巨額賬面浮虧將成為實際損失——此前的7月15日,國際金價自見頂988元美元之后,近一個月內急跌逾200美元,自8月15日起才從772.80美元低點反彈,但力度并不大。
不過,即便在沒有出現強行平倉之前,賺錢的客戶也不多。“大多數都是虧損,能掙錢的極少,也就那么幾個吧。”石愈說。
根據客戶反映,導致虧損原因,一方面有可能是自己操作失誤,看錯方向,另一方面,即使做對了方向,也未必能掙錢,甚至也可能虧錢。
做對也虧錢,客戶反映問題來自于“滑點”通過交易系統延時交易等手段,縮小客戶盈利,擴大客戶虧損。比如,當行情上漲時,客戶在800美元/盎司買入,成交時因為系統延時,變成820美元/盎司,客戶如果盈利就少了20個點,虧損則多了20個點。
石愈也承認,“滑點肯定是存在的。”而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客戶從高德黃金得到的答復幾乎都是“系統問題”、“網絡問題”等。
據一家提供這類交易軟件的軟件公司老總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系統本身應該不會出現“滑點”問題,即使有時差一般來說波動都不會太大的,一點點或者幾分錢左右。但是如果在行情波動很劇烈的情況下,國內的網絡也有些延誤,可能就是幾毛錢的波動,此時客戶端是選項的,可以選擇特定的成交價格,否則拒絕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