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涉“金”理財品“成色”是關鍵 |
發布日期:09-03-02 08:51:2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
在黃金牛年再度走強后,銀行開始對黃金“大做文章”,紛紛推出涉“金”理財產品。 除了中行、工行等銀行傳統的“紙黃金”業務外,金幣、金塊備受銀行關注。值得注意的是,興業銀行、深發展等銀行推出的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產品,也適合普通投資者投資。 還有銀行推出涉“金”的理財產品,如東亞銀行推出一款專供該行私人銀行客戶的保本理財產品,就是掛鉤國際黃金的基金,這是今年國內銀行推出的第一款掛鉤黃金的理財產品。該產品規定,只要在9個月內掛鉤基金的漲幅不超過20%,投資者就可以分享該基金漲幅的0.8倍。如果掛鉤基金的漲幅超過20%,投資者到期則可以獲得相當于定期存款的年化收益。如果掛鉤基金下跌,則投資者的最低收益是活期存款利息。銀行涉“金”產品的這一“成色”顯得具有一定吸引力。 黃金牛市效應下,以前與黃金掛鉤的理財產品表現搶眼。根據普益財富對正在運行的113款QDII理財產品的跟蹤研究,上周漲幅超過5%的都是掛鉤黃金相關的指數或基金產品。其中,累計收益率最高的是渣打銀行“開放式結構性投資計劃瑞銀彭博固定期限黃金超額回報指數”產品,累計收益率達到35.08%。 理財專家表示,目前有3大因素支撐黃金牛市:一是全球經濟衰退,投資者選擇黃金作為資金“避風港”;第二黃金投資需求大幅上揚,支持黃金飾品等整體需求的增加;三是面對動蕩的金融市場,投資者配置資產將黃金納入組合。業內分析師表示,短期看黃金價格還有所反復,但長線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