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類古錢幣收藏價值較高 |
發布日期:12-03-14 09:09:04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東莞時間網 作者:周桂清 |
昨日,記者經介紹認識了厚街下屯的陳先生,據陳先生電話自述,“1991年我們在清理爺爺的遺物時,發現了一只沉沉的陶瓷罐,用勁一搖,里面嘩嘩啦啦地響。隨后我們從那個陶瓷罐的小縫口倒出300多余枚古錢,至今保存下來的大概有254枚,但就是不知其到底值不值錢。” 200余枚古錢不知價值幾何 據了解,自從1991年得到了這些古錢幣,陳先生如獲至寶。經常到一些古玩錢幣市場打聽其錢幣的真偽,并且不定期經常翻看一些介紹錢幣收藏的書籍。經過慢慢的摸索,將自己擁有的200余古錢按照鑄造時間的先后次序分門別類地收藏在一本錢幣收藏冊里。 據陳先生介紹,他目前擁有的古錢幣大概有三類:通寶、元寶、重寶。不僅有春秋戰國的刀、布等,秦代的外圓內方秦半兩、漢五銖、唐代通寶元寶、宋代靖康元寶、明朝的萬歷年造、清末的“宣統通寶”等國內古錢,還有朝鮮通寶、東國重寶、三韓通寶、墨西哥鷹洋等外埠古錢,其品種有百余種,而且其品相相當好。 但是,讓陳先生特別苦惱的就是,因為年代久遠,自己收藏知識不多,無法確認其中古錢幣的真假及價值,非常希望有關專家能指點并賜教一二。 四類古錢值得收藏 據東莞市收藏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對于古錢幣的價值認定,不能僅聽描述,一定要見到實物才能分辨,但古錢幣市場價格相差很大,投資者要非常小心。 據介紹,有以下幾類古錢幣收藏價值較高:一是短命政權的錢幣:短命王朝或農民起義時的鑄幣,流通時間短、發行量小,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如“靖康通寶”、“靖康元寶”是宋欽宗時期鑄造的,他在位16個月就被擄往北國,“靖康”錢鑄量很少,“靖康通寶”更為罕見,屬國家一級文物。五代十國時期的“開平通寶”等,年號短暫,是無價之寶。清代穆宗時期的“祥祺通寶”銅錢,發行不到一年,俗稱“短命錢”,相當難覓。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后鑄有“永昌通寶”,也相當珍貴。 二是存世數量少的錢幣:唐代叛軍史思明占領洛陽后鑄有“得壹元寶”,后發現“得壹”兩字不吉利,便改為“順天”,鑄“順天通寶”,這兩種錢幣傳世很少,“得壹元寶”尤其罕見。現僅存一枚的南唐“大齊通寶”及1972年在吉林庫倫旗遼墓中出土的“大康六年”紀念銅幣,都是珍品。 三是文化價值高的錢幣:漢代王莽新朝時的“貨泉”、“布泉”等錢文,用的是垂針篆。北宋仁宗時所鑄的九疊篆書體“泉體通寶”,是中國最早的美術字,為收藏珍品。北宋“元佑通寶”對錢,其篆文行草分別由司馬光和蘇東坡所書,飄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