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路古錢幣:促進商貿文化交流 |
發布日期:12-10-14 09:35:1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洛陽日報 作者: |
金幣、銀幣和銅錢3種,在洛陽出土數量總計300多枚。
1981年,在龍門東山出土的一枚東羅馬金幣,是我市出土的第一枚外國金幣。此幣為圓形,直徑2.2厘米,重4.3克。正面為王者正面半身像,頭戴王冠,頜下有胡須,兩耳側垂條形飾物。兩邊各有一個十字架,左邊緣自下而上有一行銘文“FOCAS”。背面中央為一帶翼勝利女神立像,左手執長柄勾狀器,右手持一上立十字架的地球,左邊緣自下而上也有一行銘文“CTOPIA”。這枚金幣是東羅馬?怂箷r期(公元602年—公元610年)的鑄幣,銘文為拉丁文。 1991年,伊川縣水寨鎮司馬溝村一農民在自家院內取土建房時,于距地表1米深處掘出一木制方盒,內盛銀幣。后來這批銀幣流散,從圖片資料看,這些銀幣均為波斯薩珊王朝卑路斯時期的銀幣。銀幣正面為王者側面頭像,背面中央為波斯國襖教的祭壇,祭壇兩側各有一相向而立的祭司。 1993年,在洛陽市郊金村一帶,出土了西域突騎施汗國鑄造的突騎施銅錢一枚。這枚銅錢仿唐開元通寶的形狀,正面有粟特文的錢銘,意為“圣天、突騎施可汗錢”,背面有一弓形族徽。突騎施原系突厥十姓部落之一,散居新疆伊犁河流域。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突騎施可汗蘇祿南下,占領大唐重鎮碎葉,建立突騎施汗國。唐開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太宗派兵剿滅了突騎施軍隊,自此突騎施汗國滅亡。據考證,洛陽出土的這枚突騎施銅錢鑄行年代為公元719年至公元73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