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民俗錢幣的收藏與研究 |
發布日期:09-10-08 08:49:3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藝術市場 作者:陸 昕 |
和論著中均有述及,但作為單獨的概念提出來研究并受到錢幣界的廣泛重視是近幾年的事。藏家們基于手中的藏品和大量過手的實物對“宮錢”的特征進行了類比和定義:比如清代的“宮錢”從銅質、形制、文字、鑄造工藝等方面與普通行用錢或一般性的民俗錢幣的區別;對“宮錢”在當時入宮前的甄選、淘汰方式、標準進行了大膽的推測,解釋了為何大量“宮錢”實物留存在民間的原因;對某些“宮錢”的年代、用途進行了考證,初步論證了“天下太平錢”的初鑄年代;對“宮錢”版別的分類進行了總結,彌補了舊譜中版式的不足。去年,有位泉友竟幸運地進入了故宮地庫,親眼目睹并拍攝了某些宮藏錢幣,使錢幣界對“宮錢”中進呈樣錢和雕母錢的性質有了新的認識。 “宮錢”研究最大的障礙還是文獻檔案的缺乏。要系統地梳理出清代“宮錢”的鑄造年代、數量、用途等要素需要從浩如煙海的清史檔案中摘取有關論據。德國漢學家、錢幣學家布威納先生正是花了數十年時間,揀選了幾十噸清錢實物進行歸納、排比,并耗巨資復印了國家檔案館中有關錢幣鑄造的清史文獻,才最終完成了其關于清代錢幣的專著。故宮的明清檔案絕大部分(約800余萬件)劃歸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與“宮錢”有關的檔案很可能在內務府所屬機構的文件中,比如敬事房的宮廷陳設賬和內務府活計檔中,活計檔是清代內務府造辦處承辦宮中各項活計檔冊的總稱,現存這類檔冊1500余卷冊。近聞故宮博物院準備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文物藏品的整理和公布,《故宮文物藏品總目》將陸續分類出版,屆時故宮所藏“宮錢”將大白于天下。 目前錢幣界對清代“宮錢”性質的認識比較統一,對于清代以前是否也有專為宮廷鑄造的錢幣還缺乏相關的文獻支持。但從某些錢幣如特大型“龜鶴齊壽” “大元國寶”的實物來看又完全具備“宮錢”特征,況且它們的身價在泉友眼中早已和宮廷文物等量齊觀了。 5.國外對民俗錢幣的收藏研究 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精粹的中國民俗錢幣也得到了國外藏家、學者的廣泛關注和研究。著名的英國科學史學家李約瑟博士(Joseph Needham),在他的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第四卷第一分冊中就引用了《古泉匯》里面的幾枚“民俗錢幣”(大型五男二女錢、“辰生”生肖錢),這幾枚民俗錢幣上面均有星座圖案。李約瑟博士考證這些星座“有些表示出羅盤方位角”,“另一些則代表星座的神靈”,故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