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儲錢器物"撲滿” |
發布日期:09-10-12 08:47:3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福州晚報 作者: |
相,仍節儉律己,蓋布被,食粗糧,節省下的錢用來在相府設東閣客館,招納賢才,沒有因聚斂錢財招來“滿則撲之”的大禍,在政治舞臺上得以善終。公孫弘和撲滿的故事成為廉政佳話。
宋代的詩詞中還常常引申了撲滿“滿則撲之”的喻意,如南宋陸游在《自詒》中云:“錢能禍撲滿,酒不負鴟夷。”范成大的《催租行》曰:“床頭慳囊大如拳,撲破正有三百錢。”可見撲滿的使用在宋代民間生活中極普遍。宋元之后,隨著紙幣的出現,撲滿逐漸減少,但并未消失。撲滿使用歷史悠久,是民間常見的生活用具之一,見證了我國古代勤儉節約風尚的源遠流長和傳承。撲滿直到今天仍是兒童攢錢的常用器物,已被動物、卡通等式樣替代,古老的形制已經不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