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面值最大的古銅幣 |
發布日期:08-12-04 08:33:11 作者: 新聞來源:中國收藏網 新聞點擊: |
我國歷史上面值最大的銅幣,當推新朝王莽(8—24)發行的“國寶金匱直萬”古銅幣,面值為一萬枚五銖錢。據史料記載,王莽在位16年,由于國庫空虛,共進行了4次貨幣改革,每改一次,就搜刮老百姓一次。“國寶金匱直萬”是王莽最后一次貨幣改革鑄造的,其形狀如葫蘆。上部為方孔圓形,鑄有“國寶金匾”篆字;下部為正方形,上鑄篆體“直萬”兩字,字體十分精美;中部系一短頸,連接上下兩部。在當時,萬枚五銖錢,可兌換黃金一市斤,而一枚“國寶金匱直萬”錢,竟值一斤黃金,可見其剝削之程度驚人了。
“國室金匱直萬”錢,由于面值過高,發行時間很短,清代之前沒有發現其實物。至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西安一農民在平地時發現兩枚。一枚被古幣收藏家張叔馴購得。另一枚被英人柳瑪購去,后由上海集幣家張晉購回。以后又歸陳仁濤收藏,解放前夕,陳移居香港。50年代初,我國政府用重金將其購回,現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 |
上一篇:表金古錢的辨識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