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橫生的錢幣詩 |
發布日期:10-10-12 08:24:4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 |
錢幣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浩如煙海的歷代詩歌中,有不少反映錢幣與社會生活的詩篇,吟詠品賞這些詩句,別有一番情趣。
“貝”是我國最早的貨幣,計量單位為“朋”。我國最早的詩集——《詩經》中就有“菁菁者莪,在彼中陵。既見君子,錫我百朋”的詩句。《詩經》中《氓》詩中寫道:“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詩中的“布”也是當時的一種貨幣。 西漢才女卓文君在《白頭吟》詩中寫道:“男兒重義氣,何用錢刀為。”詩中的“錢刀”是指戰國時期出現的一種刀幣。據傳,司馬相如欲娶一美女為妾。卓文君知道后,借《白頭吟》詩勸夫“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暗示用“錢刀”買來的愛情不會長久。 “五銖錢”和“開元錢”都是我國歷史上的長壽錢,大小適中,鑄造精美,深受人們喜愛,不少文人吟詩贊美。特別是我國古典詩歌興盛的唐朝,吟詠錢幣的詩人頗多。詩仙李白一面高唱“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答友人》,一面又低吟“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為儒身被輕”《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詩圣杜甫則在《逼仄行》中說:“速宜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 時下,有人為錢賣身亡命,有人為錢忘恩負義、毀譽折節、茍活終生。袁枚的《詠錢詩》說:“萬物皆可愛,唯錢最無趣。生前常不來,死后帶不去。”勸君多品讀詠錢詩,擺正你與金錢的關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