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有品格的,否則怎么會有收藏家?大凡能成為一家一門一派,都有規矩,此乃方圓于內,形勢自成。凡事有講究、有格致,清清楚楚,才有家的范兒、門的形、派的勢。除此,誰敢說自己有品格?
我小時候聽書法老師陶爺爺講收藏,那真是五花八門,源遠流長,且樣樣令人嘆為觀止。火柴盒、煙盒、郵票、戲票、陶、瓦、罐、銅、鐵、爐、金、玉、石等等, 琳瑯滿目,繚亂人心。故陶爺爺講:收藏絕不可以見什么收什么。你再有錢,到手的東西再貴重,如果沒有品質格調,那你也不過是個收破爛兒的,與收藏家可沒有 任何關系。要想成為收藏家,那得你愛什么,推崇什么,信仰什么?才收什么。這叫有品質、有格調,才是有理想、有價值、有氣節。
所謂有品質,說的是收藏的物件文寶,品相要正,質地要純,做工精致,技藝一流;有格調,說的是物什的內涵,要有品格,有志趣,一什在手,常見常新,且是道 統思想,高尚情操,絕不是形而下的低級趣味;而有理想,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收藏人有收藏的理想,二是藏品所含之內容有理想。此二條吻合,便可收藏;有價 值,也有二條:一個是有精神價值、一個是有物質價值。前者是指藏品的精神、思想、文化的豐富度,后者是講藏品的歷史價值與經濟價值,能保值、增值。如果一什在手,只有光鮮卻不能保值增值,光圖個外表,那就沒必要收藏了;好的藏品,不僅有此二價值,還有氣節,那就是更高的收藏境界了。比如,只收歷朝歷代清官 與德髙之人的物件家什,而拒收貪腐惡行之奸邪宵小與賣國賊的珠玉金山。等等。傳說,早年長安南院門口曾有人叫賣秦儈的字。有一路人上來問價,叫賣者即報了 高價,而問詢者聽罷連價都未還就掏錢買下。之后,當眾點把火,將其付之一炬。圍觀人不少為之唏噓,他便高聲對巿人言:留它存世,污我世道、毀我人心,見之、滅之。非其字不好,乃其人已經盡喪天良,豈容他以沒有人性的奸惡之劣跡,污我蕓蕓眾生之純潔心耳?于是乎,路人拍手稱快,叫好跳躍。其中道理,就正在 于此。
收藏,收的是榜樣,崇尚的是精神。否則,弄個漢奸賣國賊進來,那豈不是臟了各位大爺的雅室,污了諸位方家的清名。此其“收藏家之名節”耳!
作者:王久辛 來源:新浪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