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幣收藏要注重稀缺品種及精美品相 |
發布日期:08-11-17 15:28:05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漢代五銖錢、宋代崇寧通寶、清代康熙通寶、光緒元寶……青島鑒寶會上,每次都會有市民攜帶大量的古錢幣收藏品請專家“掌眼”,錢幣現今的存量和“身價”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對此,中國文物學會會員、古錢幣鑒藏專家張國樞提醒收藏者,古錢幣很多都是常見品種,現在存量不小,而且并不是年代越久越值錢。收藏古幣是一門大學問,需要掌握的技巧不少,除了稀缺性外,品相的好壞也是收藏時要掌握的重要因素之一。
每次鑒寶會都會有市民攜帶各類古錢幣收藏品請專家“掌眼” 漢代五銖存量較大“這些五銖錢是很普通的古代錢幣,現在存量很大,一般1到5塊錢就能買到一枚。康熙通寶、光緒元寶等銅錢基本也就這個價。”張國樞介紹,西漢從武帝至平帝共鑄五銖錢280億枚,使用長達300多年。而比漢代晚1000多年的明朝錢幣定價普遍高于漢五銖,如明代“宣德通寶”小平錢、“弘治通寶”現在約在50-100元左右。 “所以,古錢幣收藏主要以稀為貴。一些古幣雖年代久遠,但鑄量很大,存世數量也多,所以價格并不一定比后期錢幣高。”張國樞提醒收藏愛好者。 農民政權錢幣搶手“這幾次鑒寶會上,市民手中的古錢大部分都不值什么錢,但也有幾枚農民起義政權的錢幣是罕見品種。”張國樞說,像李自成、太平天國等農民起義時發行的貨幣,因為時間短、有地域性局限、發行量小,所以“身價”更高一些。如明末張獻忠農民政權所鑄“西王賞功”銅錢,藏市價格可達萬元以上,只是贗品較多,收藏者需謹慎辨別。 “另外,我國歷史上幾個少數民族所建立的遼、金、西夏、元等朝代鑄造的錢幣,價值也遠遠高于同期漢族政權鑄幣。”張國樞說,尤其是“雕母”、“母錢”、“錢范”、“開爐錢”,“庫鎮錢”等古錢珍品,在拍賣會上也是搶手貨。“古錢幣的品相十分重要,品相好、包漿漂亮的精品, 往往會有數萬甚至幾十萬元的成交價,很多紀錄都是全新品相的古錢幣創出的。” 主題收藏易成規模古幣浩如煙海,一般收藏者很難將各個朝代的錢幣收藏齊全,并研究透徹。張國樞認為,錢幣愛好者如果以年代、形式或內容為主題,會比較容易形成收藏規模。 “我的一個朋友專收唐朝錢幣,手上有500多枚唐代和同時代周邊國家通商用的古幣,這個系列反映出當時政權變化和經濟發展的狀況,文化和歷史研究價值就高了。”張國樞介紹,還有錢幣愛好者從古幣字體、型制以及材質等角 |
上一篇:康熙錢局詩花錢概述(季永才 ) |
下一篇:古錢話身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