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幣上的玄武崇拜

        收藏快報 17-11-20 15:37:09 中國集幣在線 發表評論

          筆者收藏有一枚明清時期的吉語花錢,直徑51、厚3.4毫米,重48.1克,青銅材質。正面(圖1)鑄“富貴長壽”四個變體篆書文字,也有人認為穿上下是道教符文;背面(圖2)穿上是北斗七星圖案,穿下有龜蛇合體圖案。龜蛇合體是古代傳說中玄武的形象。此錢鑄有玄武的圖案,是表現古代玄武崇拜信仰的重要實物。

        圖1富貴長壽背玄武北斗七星錢(正)

        圖2富貴長壽背玄武北斗七星錢(背)

          玄武原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四種靈獸(即所謂“四象”)之一,其他三種分別為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亦稱玄冥,其外貌形態奇特,為龜和蛇合體的形象(圖3)。從先秦時代開始玄武就是代表北方七星宿的神獸。《經稗》:“斗牛女虛危室璧七宿有龜蛇體,故曰玄武!薄蹲髠鳌罚骸靶湓诒狈揭。龜、蛇二蟲共為玄武,故蛇是玄武之宿,虛危之星也。”玄武后逐漸成為道教所奉祀的水神、北方之神,成為長生不老的象征,稱為“玄天上帝”。到了宋代,為了避趙宋皇帝祖先的名諱,玄武改名“真武”,宋代帝王還多次賜予封號。因此玄武在宋代身價倍增,并被人格化,成為地位顯赫、掌管人間善惡生死、司察神仙功過的大神,被尊奉為“真武大帝”。至元代又被晉升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明成祖時地位更加顯赫。

        圖3玄武石像

          至于為何將龜蛇合體稱之為玄武,并視之為神奇靈物?古人把北方七個星宿想象為龜蛇相纏的形象,稱為“玄武”。《禮記·曲禮》中有云:“行前朱鳥而后玄武!睂O穎達疏:“玄武,龜也。”《楚辭·遠游》:“時曖(日逮)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屬。”宋洪興祖補注:“玄武謂之龜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漢代蔡邕曰:“北方玄武,介蟲之長。”《后漢書·王梁傳》中說:“玄武水神之名。”李賢為此又注:“玄武,北方之神,龜蛇合體!庇嘘P真武大帝的傳說中,又皆稱龜蛇乃六天魔王以坎離二氣所化,然被真武神力躡于足下,成為其部將。后世稱之為龜蛇二將。

        圖4玄武瓦當

          古代人們認為,包括玄武在內的“四象”(四靈),具有安定四方、避邪除穢及驅逐魑魅的功能。因而,在日常生活用品上常以“四象”(四靈)的圖案作為紋飾。如漢代制作的瓦當上極為流行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種動物的圖形作為紋飾,稱之為“四靈紋”(圖4)。尤其在民間對其的運用更是廣泛,主要表現在家用器皿,如:銅鏡、漆器等各種工藝品,以及石刻和建筑磚瓦的裝飾上。其中,青龍的方位是東,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古代錢幣上也常?梢哉业叫涑绨莸暮圹E。

        圖5五行大布 龜蛇七星劍(正)

        圖6五行大布 龜蛇七星劍(背)

          存世有一種“五行大布”背玄武圖案花錢,幣正面為“五行大布”四漢字,玉箸篆字體,錢文對讀(圖5);背面穿上鑄有一條呈盤旋狀的蛇,穿下為一只烏龜,左鐫北斗七星,右鑄一柄利劍圖案(圖6)。“五行大布”錢鑄造于北周武帝宇文邕建德三年(574),以一當十,與布泉、五銖錢并行流通,其錢文及制作均極為精美,為著名的“北周三品”之一。還見有“大泉五十”“大泉當千”“永通萬國”“常平五銖”“唐國通寶”背玄武北斗七星錢,錢幣上皆鑄有龜蛇合體的玄武圖案,強烈表達了祈望玄武大帝保佑長命富貴的愿望。

        圖7元天上帝花錢(正)

         圖8元天上帝花錢(背)

          玄武在元代再被封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故也稱其為“元天上帝”“玄天上帝”或“北極玄天上帝”。存世有“元天上帝”花錢(圖7),是廣東潮汕地區特有的民俗錢幣,所見有大樣和小樣之分,主要版別有背八卦(圖8)、光背者,亦有背八卦并文字者,還有合背錢,是廣東潮汕地區玄武信仰崇拜盛行的實物見證。

          來源:收藏快報

        更多郵幣卡資訊、行情!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中國集幣在線官方微信(jibizx)。
        中國集幣在線

        延伸閱讀

        分享到:

        交易頻道

        關于我們 | 免責聲明 | 廣告服務 | 委托買賣 | 意見建議 | 友情鏈接 | 網站導航
        Copyright © 2000 - 2011 JiB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集幣在線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