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同類同名古錢的辨識 |
發布日期:08-11-12 12:36:00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有小平隸書錢,常見的元豐錢,錢文多是行書、篆書字體);“元祜通寶”錢中有背“陜”(記地,北宋錢多光背,錢背有字者不多),篆書、行書對錢;“元符通寶”錢中有真書平錢,普通的元符銅錢,錢文亦是行書和篆書字體);“圣宋元寶”錢中有“木宋”平錢,普通“圣宋”行書錢,“宋”字木部作行書“寸”,非楷書“木”);“大觀通寶”錢中有行書平錢,應屬鐵母錢,大觀銅錢一般都是宋徽宗的瘦金體,行書只見鐵錢);“政和通寶”錢中有抱“正”小平錢:“宣和通寶”錢中有巨頭“宣和”(錢文字大,特別是四個字的頭部碩大)、圓貝“寶”(錢文“寶”字貝部的方框呈圓形)平錢,而靖康錢中除了折二篆書、隸書對錢相對略多見—‘些外,幾乎都是大珍之品,如此等等,均應在文物二級品以上。1985年夏,在京杭大運河高郵段清除污泥時,出土了一批兩宋鐵錢,其中就發現了“純熙元寶”背“同”小平鐵錢等幾十種以前從未見過的新晶,這里僅舉三例:一、“純熙元寶”背“同”鐵錢,經查考“純熙”是南宋孝宗擬用的年號,《宋史·孝宗本紀》、《皇宋中興兩朝圣政》、《建炎以來朝野雜記》等史書均有記載,乾道九年十一月戊戌(初九),孝宗曾詔曰“改明年元為純熙”,六天后,又從議,改元“純熙”為“淳熙”,所以,以前我們只知道有“淳熙”錢,不知道“純熙”還鑄過錢,“純熙元寶”背“同”鐵錢的發現,證明在孝宗改元“淳熙”之前同安監已經鑄過“純熙”錢,“純熙”錢和清朝的“祺祥”錢有類似的情況;二、三種書體的“淳熙元寶”鐵錢,是錢分別以真、篆、行三種書體書寫錢名,這種現象在正用品中很少見到,兩宋盛行對錢,但是以兩種或三種書體的錢名分別鑄錢,相互成龍配對,并非幾種書體的錢文同鑄于一枚錢上,在宋代銅錢中,偶爾也有一枚錢上出現兩種書體的情況,均屬特例;三、“淳熙元寶”背篆書“泉”字,是錢面文真書,和真書銅錢相似,背文篆書,又和篆書“淳熙元寶”銅錢相似,由此可以推測,嚴州神泉監在淳熙七年前也曾鑄過兩種書體的鐵錢。謹此,只是舉出幾例,說明鐵錢中亦有版別問題,亦有珍品。它們的珍稀程度和文物價值應該都在文物二級品以上。 唐錢有版別問題,宋錢有版別問題,清錢也有版別問題,最近中華書局即將出版一本《順治通寶錢譜》,便是專門討論和研究清朝順治錢版別的專譜。其實,歷朝歷代的古錢都存在版別的問題,而造成版式差異的原因,又是錯綜復雜的,其中不乏值得我們關注的課題。隨著錢幣學研究的不斷深入,這一點已經為越 |
上一篇:一場丑劇的歷史見證——“洪憲銅元”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