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同類同名古錢的辨識 |
發布日期:08-11-12 12:36:00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鑄錢一般會有如下的程序:一是上報樣錢,稱為上呈樣錢;二是批復樣錢,稱為部頒樣錢;三是依樣制作錢模,一般是先制雕母錢(亦稱祖錢),再由雕母錢翻鑄母錢,亦稱為鑄母。雕母錢和鑄母錢都是錢模,前者為原模,后者為子模;四是由錢模即母錢翻鑄制錢,亦稱子錢,即正式發行流通使用的錢幣。為了鑒別的方便,我們選了清道光年間寶源局(工部)的一套標本,其中雕母錢(祖錢)有未開金口(即內穿尚未鑿開,沒有使用過的)和金口已開(即內穿已經鑿開,準備使用、或已經使用過的)兩種。區別樣錢、祖線、母錢和子錢,是錢幣鑒定的一項重要內容,祖錢是原始雕模,數量最少,遺存至今的更是鳳毛麟角,一般都應歸入一級品文物。樣錢中除去銅樣之外,還有牙樣、玉樣、木樣等不同質地的樣錢,它們都屬上呈樣錢,為數極少,應該也是一級品文物,F在所見清錢中的銅鑄樣錢多是外廓比較寬闊,制作比較厚實的,和一般制錢有所區別,銅樣和鑄母錢則要根據具體情況再予定級,一般亦應在二級品文物以上。 |
上一篇:一場丑劇的歷史見證——“洪憲銅元”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