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全球股市“打滑” 黃金或成避險港 |
全球股市主要股指大多以年內低點為半年行情畫上休止符。回顧上半年整體表現,第一季度整體上行的趨勢未能得以延續,在4月觸及高點后,全球股市像聽到發令槍響一般集體跳水:道指跌破萬點并在低位徘徊,標普500指數降至去年10月以來最低水平,歐洲三大股指持續大幅波動,日經225指數跌至七個月低點。今年以來,MSCI全球指數已累計下跌7.6%,而去年全年為上漲27%。 業內專家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恐懼情緒令市場如履薄冰,信心不振帶來的影響已超出經濟基本面。預計下半年市場仍將在波動中前行,避險情緒升溫將繼續推動金價走高。 市場慌什么?“二次探底” 分析人士認為,投資者的猶豫不決和喜憂參半的經濟數據令全球股市自4月底以來持續大幅波動,特別是歐債危機對市場形成壓力。澳新銀行高級市場經濟學家戈哈表示:“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復蘇越來越擔心,特別是二次探底風險的上升。” 對此,英國安本資產管理公司全球戰略與資產配置總監邁克爾·特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經濟表現強勁,主要基于持續的庫存重建以及消費者和企業投資帶來的終端需求些許改善,而隨著庫存重建周期衰弱,經濟增長動力很可能放緩。 特納認為,宏觀經濟前景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財政政策的變動。目前歐洲內部的財政政策正在收緊,比如英國通過削減開支和增加營業稅控制預算,盡管大多數計劃要到2011年開始執行,但此輪財政緊縮造成的預算削減量約占其未來四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這在現代是史無前例的,這一政策明顯存在很大風險。歐元區情況與此類似,特別是核心國家如法國、德國等同樣也收緊了政策。 “很明顯,金融危機有二次來襲的風險,歐元區國家,特別是歐洲央行需要處理金融系統穩定的問題。”特納認為,相關當局最終會處理好這些問題,但同時也可能引入一些風險,未來數月歐債危機仍會進一步發展,“眼下我們仍認為全球經濟不會陷入二次探底,但歐洲的財政狀況可能會加大這一風險。” 市場缺什么?信心 對經濟前景的迷茫令投資者態度游移,特別是歐債危機頻頻擾動,市場神經持續緊繃。分析人士稱,無論從哪個角度看,當下投資者眼里的經濟都充滿了困難。渣打銀行駐紐約經濟學家大衛·賽蒙斯表示,最壞的時期確實已經過去,只不過這輪經濟復蘇不會十分強勁。 市場缺乏信心在美國國債收益率上能夠得到更直觀的體現。6月29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