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達到2.9%,上半年CPI同比上漲2.6%,CPI與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2.25%的差距越來越大,這無疑使得國內的負利率金融環境進一步形成。
如果用實際利率=國內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CPI增長率的公式來計算的話,目前的實際利率為-0.65%。在負利率時代,投資者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具有避險功能的投資品種——黃金上,黃金的投資盛宴目前正在上演。
同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全球經濟復蘇帶來負面效應,央行在加息方面將變得非常謹慎。并且中國加息速度一般為27個基點一次,只有現在連續加息三次才能達到當前的通脹率,而連續加息的幾率是非常低的。只要負利率的金融環境持續性存在,且未來通脹上升的預期不斷強化,黃金必定將再度成為金融市場的寵兒。
黃金看漲預期不變
7月19日,受歐元堅挺,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升溫等因素影響,國際黃金價格繼續受挫,盤中連續跌破1190、1180美元關口,最低觸及1176.90美元,觸及2個月以來新低。
市場對中長線黃金價格預期依然看漲,最近金價的下跌應是黃金多頭有所期待的局面,但問題是調整將持續到何時,金價又會下跌到什么水平?
結合歐洲與美國經濟狀況的窘迫以及人民幣再次升值的大背景,一部分市場人士開始對“二次探底”表示擔憂,然而溫家寶總理很快便出面穩定軍心:“中國經濟第二季度的發展速度比第一季度有所回落。這除了基數的因素,主要是主動調控的結果。”
傳統來說黃金也是抵御通脹的最佳利器,當經濟中存在通脹預期的時候,投資人將會在拋售手中的貨幣同時購入黃金這樣的保值商品。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鄒平座18日表示,今年以來,黃金及其理財產品受到投資者追捧,主要是通脹預期上升,投資者對實物黃金需求猛增。此外,近期股市的萎靡和房地產市場調控收緊,也使得部分投資者將撤出的資金轉向黃金市場,力求實現資產保值。
中國黃金協會副秘書長郎秋梅也表示,投資黃金已經被歷史證明是一種保險的資產保值手段,黃金除了自身作為商品,還具有非信用金融資產的屬性,這種屬性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更加凸顯,使其相比其他資產更具抗跌性。
她指出,自2003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執行“藏金于民”的政策以來,我國已發展成為現貨黃金、期貨黃金以及銀行紙黃金等多種衍生品百花齊放的綜合性黃金市場,國內民間黃金投資市場保持了高速的發展。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無論是黃金的現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