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數據測算,黃金和白銀比價的歷史平均水平在15倍左右
目前每盎司近40美元的白銀價格是頂部還是仍屬底部?
《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對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表示,相對于20世紀80年代白銀50美元/盎司的價格,現在 30多美元/盎司并不高,長遠來看,現在的價格仍是底部,2~4年內肯定會突破100美元/盎司,同期黃金也會漲但肯定比白銀漲得慢。
1955年~1970年:美國財政部拋售白銀
二戰以后,在美國“馬歇爾計劃”的推動下,歐洲、日本開始進入經濟復蘇狀態,這一階段白銀需求大幅度提升,同時礦產供應以及其他供應渠道是相對穩定的。但這種局面并未持續太久。
從1955年開始,美國財政部出售了數量驚人的白銀儲備,使得白銀的價格維持在銀幣“幣值”之下。另外,市場對銀幣流通的需求因總體經濟的實際增長而增加了很多。
1960年,美國財政部出售了2200萬盎司銀條和4600萬盎司銀幣。1961年又出售了6300萬盎司銀條和5600萬盎司銀幣。
當時,美國財政部意識到如果不立馬采取措施開始讓白銀退出貨幣市場的話,白銀會消耗殆盡。1961年,美國財政部下令5美元和10美元的銀圓券不再流通。同年11月,財政部暫停之前以91美分的固定價格出售銀條,這樣一來,白銀在市場上的報價迅速提高。
到1966年,美國財政部減少銀幣的項目準備就緒,但繼續出售銀條,保持白銀市場相對平穩。
1971年~1980年:貨幣屬性被取消與亨特家族爆炒
上世紀70年代,美國政府徹底取消了白銀的貨幣屬性,并且停止介入白銀市場。這使得白銀的總供給量穩步下降,而制造需求大幅度提升,新供應的白銀遠不及市場的需求。
到1979年,投資者和市場其他參與者堅信白銀市場正面臨著金屬的極度短缺,在某一時刻銀價可能急劇上升。
許多交易商和銀行家把大筆資本投入了商品期貨和現貨投機,期貨價格反過來影響了現貨。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過于石油大王亨特家族曾將白銀的價格拉抬至每盎司50美元。
亨特家族憑借其強大的財力和關系,近乎壟斷了白銀市場,并促使銀價飛漲。然而,在美國政府、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世界各國交易商的一致打擊下,亨特家族損失慘重,甚至被迫放棄一部分石油產業。
對于1980年白銀50美元/盎司的價格是亨特兄弟炒作結果的說法,宋鴻兵表示:“任何市場都有投資者在興風作浪,如果當時的美國政府不修改游戲規則,那么勝利的將是亨特兄弟,現在摩根大通、匯豐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