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名持有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交易員資格的先生告訴記者,黃金投資市場包括一般意義上的購買現貨、期貨和紙黃金,還包括延遲交收的倫敦金投資模式等。當下黃金的定價和走勢,取決于金融市場。目前國內黃金市場,投資者通常在上海黃金交易所等平臺進行黃金現貨或期貨投資。如今電子商務發達,人們對于投資黃金,更多時候在線上操作進行。相當一部分投資者靠“買漲”或“買跌”來爭取收益。
選擇去銀行開設賬戶購買“紙黃金”就是黃金交易的一種方式。常年熱衷貴金屬投資的徐先生透露,他從2010年開始投資“紙黃金”,當年 9月他以205元/克的價格買入一部分“紙黃金”。前兩年金價整體看漲,他在這方面的投資也產生了不少收益。到2011年8月,他手持的“紙黃金”曾經一度漲到410元/克。然而始料不及,當年9月金價暴跌到300元/克。此后金價一直震蕩下行。從他個人和理財顧問層面理解,金價下跌、黃金步入熊市,很大程度是因為受到美國“量化寬松”政策的影響。“從此我在金市中沉淪了下去。”徐先生無奈地表示,他總希望金市能有點起色,也好讓自己少虧一點,然而今年開始,金價繼續下行,今年三季度更是一路走低,目前他手持“紙黃金”的價格為242.87元/克。
實物黃金交易如何?記者對市內兩家銀行的金條銷售情況進行側面了解。目前購買賀歲金條或者投資金條的市民并不多,與往年相比略顯冷清。業內人士對此解釋,金價下跌確實影響了人們對金條的購買欲望。當然,金條的銷售也并非缺乏市場。記者還通過知情人士了解到,一位市民前不久剛剛從某銀行購買了1萬克的金條。金融機構人士對此分析,不考慮經濟收益的風險,目前還是有一部分人會購買金條,不過購買實物金條的收藏饋贈成分大于投資成分。實物金條是現貨黃金交易的一種,今年5月國內權威數據顯示,2013年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現貨黃金交易量居全球交易所第一位,全年黃金出庫量2196.19噸。而淺觀今年黃金市場交易的形勢,數據和排名應該都會有所變動。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實物黃金市場的低迷。
記者最近分別關注了周生生、老鳳祥、今朝珠寶的金價,各自含不同加工費的黃金飾品每克售價分別為313元、318元、288元。走訪中銷售人員們都在向記者傳達“此刻入手黃金飾品是良機”的信號。黃金飾品這樣的售價,相對于2011年超過400元的每克單價確實實惠了不少。然而時至年關,市民似乎對此并不買賬,選購的熱度遠不及往年。一位逛街的市民則認為:金戒指和金項鏈就是給人戴的,不能回購更不能保值,跟投資更沒有什么關系。(譚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