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因素引發黃金暴跌 |
作為“避風港”資產,黃金在世界經濟金融風雨飄搖的去年熠熠生輝,均價觸及新高。然而,今年黃金卻風光不再,第二季度更是暴跌23%。在闡述今年以來金價暴跌25%的原因時,巴克萊資本駐紐約的資產配置主管邁克爾·加文7月2日認為主要有三,即經濟風險的下降、通脹壓力放緩以及美聯儲姿態更加強硬。與其說有跡象顯示去年黃金市場變得“非理性繁榮”,還不如說今年金價下跌凸顯了作為“安全港”資產的黃金在其防御的風險突然消失所具有的危險性。 上周,巴克萊資本對美英德國債等資產可能正在或多或少失去其“避風港”地位的觀點進行了研究,并對同樣作為資金“安全港”的黃金進行了分析,稱黃金是一個相當不同的“安全港”資產,利用了其作為唯一的類似貨幣資產但又不能被貨幣當局貶值的地位。 眾所周知,今年年初,因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對2013年財政沖擊具有好于預期的彈性,金融市場對風險的看法緩和。上個月,美聯儲主席伯南克稱如果經濟持續改善,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減少購債規模。邁克爾·加文表示,美聯儲比預期更加強硬的措辭震驚了市場,大大降低了其可能過于緩慢地將貨幣政策正常化從而令通脹抬頭,并導致未來的實際利率和名義利率上升的風險。他說,即便在美聯儲發出令市場振蕩的消息之前,已經適中的通脹壓力就出現了比預期更大幅度的放緩,導致通脹預期大幅下降。而對黃金而言,很難設想對經濟和政策的準確預期——經濟不確定性的降低、下降的通脹壓力和美聯儲比預期更加強硬,更具破壞性。 但是,有關基本面環境消息的重要性真的可以完全解釋黃金價格的急劇下跌么? 據悉,利用從2003年到2013年的每周數據,巴克萊資本估算了黃金價格對通脹預期、經濟不確定性、實際利率、美元價值的敏感度,然后將這些敏感度用于從2012年年底到目前的潛在宏觀動力的變化。邁克爾·加文說,盡管統計分析是不完全的,但其具有一些有意思和切合實際的含義,包括實際利率的上升是2013年金價下跌的最重要“推手”,通脹預期的下降和走強的美元也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他說,如果將上述推動金價下跌的因素匯總,就會發現其預示著比迄今實際幅度更大的下跌。因此,他認為2013年金價的急劇下跌并非黃金市場在2012年晚些時候已變得過熱或非理性繁榮的證據。 總體而言,邁克爾·加文指出,鑒于迄今金價對經濟、通脹和貨幣政策前景信息的彈性一直出乎意料,黃金投資者所遭受的打擊應當被視為,當黃金所抵御的風險似乎突然消失之時黃金作為“避風港”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