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內,“我想絕大部分中國人買金飾品都是為了長期持有,甚至還有些人會傳給下一代,即便金價繼續下跌,對我來說也不會有太大影響。 ”
另一位顧客則表示,自己家的一個親戚剛剛生了小孩,她準備買一只金木魚作為禮物,“不管金價漲還是跌,有需要了就會買,不會過多考慮漲跌因素。 ”
實際上,來城隍廟的幾家老字號金店買金飾品的顧客,絕大部分還是看重這里產品的質量和工藝,就在一天前,記者在楊浦區某購物中心的某品牌金飾柜臺前發現,那里的金飾價格已經跌破每克300元。
黃金十年 已成歷史
在對進入某公司的黃金交易系統進行查詢后,記者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2001年的黃金價格是每盎司266美元,按照當時的匯率換算成人民幣,每克黃金的價格也就在70元左右。
“當時的確是這個價格。 ”城隍廟某金店負責人的說法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數據,“具體的價格我現在還能記一個大概,當時店里賣的黃金價格也就在每克90元左右,并且這個價格持續了比較長的一段時間,即便漲的幅度也不會很大,基本屬于一個比較平穩的走勢。 ”
但此后的十年卻成為了毫無爭議的黃金十年,到2011年9月,國際金價走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點,每盎司1920.35美元,這個數字與2001年相比,足足翻了7倍多,去除此間美元貶值的因素,當時的國內市場,每克黃金最高曾賣到過380元。
同樣就是在2011年9月,當金價來到數據上的歷史最高點之后,一路下行就成為了我們之后看到的唯一態勢。尤其是在進入2013年之后,這種態勢愈發明顯、并且猛烈。
今年4月12日,國際金價單日下跌4.1%,短短三天之后再度重挫9.27%,創30年來最大的跌幅紀錄,5月,金價下跌6.07%,到了6月局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下跌了整整11%。 6月28日,這一價格更是一度跌破很多人的心理價每盎司1200美元,來到了每盎司1180美元。 7月10日,國際金價徘徊在每盎司1245美元左右。
金價的大幅下跌,給普通人帶來的損失或許還能承受,但是對于一些買入大量現貨的投資者來說,日子就不是那么好過了。一位曾經因煤炭而發家的老板,就在每盎司1600美元的高位時買入了大批黃金,并且開了數家店鋪準備轉型做金飾品,在金價暴跌之后,他什么生意都還沒做就已經虧了20%,金飾品更是賣一件虧一件,后來看到形勢不對,他通過專業機構來進行操作,才將損失降到了最小,即便如此,這個數字依然是令他倍感痛心的數百萬人民幣。
一位長期從事黃金生意的廖先生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