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令黃金迷失 |
發布日期:13-10-25 09:04:0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黃金網 作者:李英杰 |
近期,美國國會通過了政府重新開門和債務上限上調的方案。通過之前,由于預期方案能獲通過的投資者占多數,資本市場提前消化了預期,避險情緒不濟,導致美元反彈,金價下滑。方案通過之后,美元反而下行,金價回升。加之中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調低美國主權信用,更加劇了美元下行、金價上漲,似乎避險情緒重燃。但是,今年無論是敘利亞危機還是美國信用評級被下調所引發的避險行情,都無法與2008年和2011年的影響力相比。 2008年起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由于美國采取貨幣寬松政策應對,為了平衡匯率和國際貿易關系,各國也共同實施貨幣寬松策略,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均積極響應。這5年中,美國逐步加大貨幣寬松的程度,使得美元匯率下滑,出口提升,成功地避免了美國經濟繼續滑向深淵。但要說其已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目前來看還為時尚早(近期美國公布的國內生產總值和失業率數據基本可以證明)。 本輪世界貨幣增發的負面作用很多。首先,成熟經濟體并不能因貨幣增發而真正提高經濟活動的活性,只是短期避免了危機蔓延和大蕭條的發生。其次,對新興國家造成了經濟泡沫化的問題。以中國為例,近5年中,從房地產、紅木到中藥材等毫不相關的各類商品價格都出現過暴漲,并且相繼出現價格暴跌或面臨暴跌的現象。實體供應與需求脫節現象嚴重,經濟壓力凸顯,造成國內需求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占比始終難以提高,這種現象和邏輯關系已經蔓延到黃金市場。 2013年4月的“中國大媽”搶購黃金現象,從其發生之始就注定是短期行為。買漲不買跌的思維定式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隨后幾個月的事實再一次證明了這一點。每盎司1200多美元的金價再也沒有引來搶購風潮,市場中的黃金供應并未見少。這意味著未來通過更低的價格扭轉黃金實物需求局面的難度更大。 目前,在貨幣寬松政策帶來了諸多負面影響之后,美國國內討論的是什么時間開始退出寬松政策的問題。那么,在可預期的將來,寄希望于世界再次大規模實施寬松貨幣政策,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在這樣的基本面形勢下,隨著金價重心逐步下移,黃金在公眾視野中的關注度很可能出現淡化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