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期日本央行維持80萬億日元的寬松政策不變,瑞士取消瑞郎兌歐元1.2:1的匯率上限,美元指數小幅承壓給黃金提供了“喘息之機”。此外,一月份風險事件不斷,美國股市大幅回調、希臘退出歐元區促使資金涌入黃金市場,助漲了黃金。但是,隨著歐洲央行推出QE(貨幣量化寬松政策),美元的漲勢將會延續,黃金的價格將會進一步承壓。筆者將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一下金價下跌的基礎:
其一,美國經濟復蘇放緩 通脹低于美聯儲基準。首先,2%一直以來是美國的通脹目標,但是近期公布的去年十二月的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為0.8%,為2009年10月以來第一次跌破1%,顯示出美國的經濟仍然存在很大的通縮風險。其次,美國去年十二月耐用品訂單月率為-3.4%,預期為0.3%,前值-2.1%。最后,美國去年十二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為25.2萬人,較去年十一月下降6.9萬人。
由于美國近期經濟表現不好,所以一月份美聯儲議息會議的發言也稱對于加息期仍然需要耐心,此次美聯儲議息會議的發言符合市場預期,對于美元的影響相對有限。近期美國的經濟數據相對疲軟,特別是通脹水平僅為0.8%,這可能會促使美聯儲用更多的時間來驗證美國的經濟復蘇,通脹水平的過低可能會使推遲美聯儲的加息窗口的開啟,對于美元將會產生一定的利空作用。
其二,歐元區經濟低迷,低通脹損及金價。德國CPI四年來首現負增長,德國不但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更是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其經濟表現相較于歐元區其他經濟體一直呈現鶴立雞群的狀態,即使在作為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的經濟陷入低迷的時候,德國的經濟也一直呈現良好的態勢。但是近期德國的經濟表現也掉了鏈子,一月份德國的CPI同比下滑0.3%,為近四年以來第一次負增長,顯示出在歐元區整體疲弱的狀態下,德國也難免受作為一個整體的歐元區的拖累。
然而,目前歐元區最棘手的問題并不是德國和法國的經濟衰退,而是希臘存在退出歐元區的風險。希臘目前仍欠3150億歐元左右,約為該國GDP的175%。近期傾向于希臘退出歐元區的左派政黨在大選中獲勝,希臘新政府的策略是先爭取左翼執政的歐盟成員國政府的支持,再與德國談判。其三,金銀比價高位運行,金價可能補跌。從1968年以來,黃金和白銀的比價在一個大的區間范圍內運行,最低為14,最高為96,主要的運行區間在40-80之間。目前的金銀比價在74-75附近,已經處于金銀比價的高位,說明黃金的價
格有被高估,白銀的價格有被低估的嫌疑。因此我們認為從金銀比價來考慮,黃金和白銀的比價再擴大的概率不大,考慮到白銀從1月22日的反彈高點18.50美元下跌至17.30,下跌跌幅為9.41%;而黃金從1307美元下跌1260美元,跌幅僅為3.97%,因此我們認為黃金的價格在后期可能會出現補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