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價陷入QE3"審美疲勞" 跌穿1700美元概率增大 |
持85噸,占總持倉量6.3%,這一階段金價漲幅超過8%。 劉波表示,世界各大黃金專業投資機構增持對金價正面的影響,而金價上漲也給予這類機構增持動力。各大機構對黃金總體增持是必然的;第一,這折射了主要投資機構對未來經濟前景擔憂。目前,美國經濟數據好轉或是為了配合大選,甚至有人質疑數據的真實性。第二,對QE3結果并不十分看好;首先,QE3在增加市場貨幣量的同時起到示范效應,造成全球性嚴重通貨膨脹。其次,QE3并不能根本解決美國經濟危機,前兩次量化寬松政策效果已有所體現。因此,長期來看,黃金避險功能仍有很大發揮空間。 肖磊表示,機構對黃金偏好并不是本輪QE3有預期之后才開始的,自2004年開始,美國就開始推出黃金投資專業ETF基金,截至目前,全球這類針對實物黃金市場的專業基金公司總計接近兩千噸黃金,其中包括市場比較熟悉的一些投資大鱷,例如:索羅斯、鮑爾森、羅杰斯等。而黃金作為一種由普遍需求推動的抗通脹保值資產,長遠來看,其支撐因素依然依靠紙幣貶值帶來的通脹預期。 后市仍有創新高可能 面臨四季度全球風險點的匯集,后市金價仍面臨上攻可能。劉波表示,金價經過回調后,繼續上漲可能性仍然很大。首先,從ETF持倉情況可知,機構對黃金持有量仍保持高位。其次,無論是奧巴馬或者羅姆尼執政,都不可能迅速扭轉美國經濟危機局面。最后,全球性債務危機仍有擴大態勢,歐洲甚至日本均處在危險邊緣,而中國的經濟結構調整阻力巨大,前景難言樂觀。 肖磊表示,按照季度來判斷黃金中長線走勢,明年第一季度可能是全球通脹預期最為嚴重的時間點,屆時黃金可能創出歷史新高,或突破每盎司2000美元整數大關。至于近期行情,如股票、外匯等資產的短期機會已經超越了黃金等避險市場,持續流入黃金市場資金會迅速減弱,國際金價因此掉頭向下,跌穿1700美元概率較大,但也開始醞釀年內第二次入場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