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訊 芝加哥期貨公司RJO Futures的資深交易員Phillip Streible日前在接受美國當地媒體采訪時稱,商品交易目前“不僅受到周期類因素的打擊,同時還受到基本面本質因素的推動”。
Phillip Streible預計,未來一個月內,商品市場將迎來又一次大跌。
在過去的3月份,無論是石油、期銅,還是黃金及其他主要大宗商品,持續逼空的行情讓多方難得地享受了一把“資產快速膨脹”,實際上,3月是標準普爾GSCI商品總體回報指數自去年10月來首次上漲,同時還錄得了2006年3月以來的最佳季度表現。
然而Phillip Streible卻警告說,“2季度第一個交易日,我們就看到大量的獲利盤涌出,首次主流預期依然認為,美聯儲年內將迎來兩次加息。”
從技術層面觀察,原油、期銅和其他商品只是在長期跌勢中迎來了一個反彈小浪花。
與此同時,短線來看,“如果觀察此前的頭部形態,那么可以預見,跌勢又將展開,向下的力量再次聚集。”
商品市場的麻煩可能導致其他材料上市公司前景蒙塵。
標普投顧(S&P Investment Advisory)首席投資官Erin Gibbs表示,美國股市的材料板塊可能受油價跌勢重啟的嚴酷打壓,美元的穩定以及孱弱的企業營收也是拖累因素。
縱觀過去1年的行情,材料板塊精選SPDR基金(Materials Select Sector SPDR Fund)與商品市場的聯動指數為0.5,相關性略高于標普500指數整體ETF的0.4%。
根據標準普爾評級的數據,重大問題可能在于企業經營,2季度材料公司預計將承受7%的收益下降,Erin Gibbs認為這是該板塊前景堪憂的根本。
對于商品市場“還將”大跌的預言,市場上最早的類似聲音來自巴克萊銀行(Barclays),該行上周警告稱,近期包括石油與銅在內的大宗商品的漲勢并非完全出自于基本面改善,可能面臨投資者爭相離場、價格大幅下滑的風險。
巴克萊分析師Kevin Norrish預計,倫敦期銅價格料自上周的每噸4945美元跌至4000美元多一點,油價可能跌回每桶30美元多一點。Norrish稱,大宗商品面臨著投資者在價格上漲后不約而同尋求迅速平掉多頭倉位的風險,這樣可能造成極為不利的后果。
他指出,“大宗商品是2016年迄今表現最佳的資產之一,這一點吸引了投資者。不過,在基本面缺乏改善的情況下,這種回報水平不太可能延續到第二季度,意味著大宗商品極易受到投資者平倉的沖擊。”
市場猜測繼去年最后兩季先后下跌14%和11%后,大宗商品價格或許正在觸底,與之相伴的是大宗商品價格勢將錄得季度漲幅。
校對:巴飛特
來源: FX168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