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大眾“反金”言論分心 2013年黃金深入解析 |
我們與制圖研究機構Macrotrends.net以及Thechartstore.com協作完成的這篇文章,旨在為大眾提供一組在黃金和白銀市場中具有高度啟發性的圖表。 ![]() 圖表解開金市密碼 雖然我們距離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機已有整整五年,但是后續的沖擊力仍然影響著(實際上是主宰著)經濟政策,以及包括黃金在內的金融市場的活動。每隔一段時間,重新審視黃金需求(尤其是投資需求)的根本驅動因素、從而確定長期性牛市是否仍然存在- 都是值得的。 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這樣的重新審視有助于清除媒體對大眾過多的洗腦,并重新樹立“對現代投資組合而言,為什么黃金仍然是極其重要的。”對于一些人來說,這些圖表給出的是肯定的答案;對于另一些人來說,這些圖表給出的是一個啟示– 對黃金實質做各種各樣的檢測。正如你將要看到的,黃金的價格在過去的一年可能已經改變了,但是驅動它的基本貨幣因素沒有改變。 在研究圖表之前,我想要簡要地談一談- 白銀作為貨幣金屬的重生。一直以來,黃金首先被認為是貨幣金屬,其次被認為是商品。另一方面,一直到2008年至2009年金融危機為止,白銀普遍被認為首先是一種商品,其次才被認為是貨幣金屬- 作為貨幣金屬,白銀在通脹時期可能表現良好,但在通縮時期的表現則沒有這么好自金融危機以來,公眾(而不是市場分析師和專家)已確定,白銀已經恢復了其貨幣金屬的地位。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在無通脹乃至接近通縮的環境下,白銀的表現非常出色。過去的幾年里,通過處理大量的白銀訂單(其主要以硬幣形式置于長期保值投資者手中),USAGOLD公司第一手見證了白銀的出色表現。由于白銀貨幣金屬地位的重筑,白銀也被涵蓋在本文的第一個圖表中。 經通脹調整后的黃金和白銀
前兩個圖表分別展示的是,從1970年至今,經通脹調整后的黃金與白銀的價格。1971年,美國正式切斷了美元與黃金之間的聯系,并允許黃金自由兌換其他貨幣。許多人認為,這種分離是現代經濟學和金融學時代的開始。自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我便認為,只要這種分離存在,那么金價就將會走高,因為政府慣于遭受赤字、且央行慣于利用印制紙鈔(在必要時)來掩蓋赤字。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及量化寬松政策出臺以來,通脹進程已明顯加快。這些政策所帶來的后果仍然在持續影響著總體經濟。如今,由于黃金與白銀同時成為貨幣金屬,那么它們應該得到相應的分析- 重新引入傳統的黃金白銀比率,將其用作整體貴金屬市場分析的重要組成部分。 【請參閱喬治R 庫珀(George R. Cooper)于2013年9月所著的《黃金白銀比率標志著個人退休金帳戶中的交易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