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黃金市場醞釀變化 五因素夯實牛市基礎 |
盤點2012年,黃金市場漲幅大不如前,金價重心下移、區間震蕩加劇,金市正在醞釀變化。那么,2013年“炒金”還有哪些機會? 地位不可替代 回首2012年黃金市場走勢,投資者感慨的并不是因為黃金價格走勢的波濤洶涌,而是投資者預期與實際行情之間的落差。 “人們普遍覺得,2012年黃金特別難做。”中國黃金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炳南說,本輪全球金融危機成就了黃金市場50年來最佳機遇期,目前隨著危機進程轉化,金價走勢也出現了變化。 2012年,黃金市場波瀾不斷,漲跌大于30美元的交易日超過46個,到12月下旬,金價僅有5%左右的微弱漲幅。此前,2011年金價漲幅為10.2%;2010年漲幅為29%;2009年漲幅為24.5%;即使是2008年,金價也上漲了5.8%。 “漲幅下降,實際上是一種信號。”興業銀行貴金屬分析師蔣舒說。 他分析,2012年黃金市場的區間震蕩是因為美元的盤整,自從2011年9月歐債危機深化刺激美元走強后,美元指數雖然在2012年歷經量化寬松的考驗,但是基本維持在80附近。“量化寬松等這些過去刺激美元大跌的因素邊際效用的減弱,在深層次上則是源于危機情緒的逐步減弱。” 作為全球性戰略資產,即使價格回調,其避風港、硬通貨的作用依然不可替代。金融工程專家張惠巖指出,“金銀不僅可以抵御通脹,而且能跑贏通脹,因為黃金資源量固定,難以再生。” 牛市基礎不變 目前,對于十年黃金牛市是否已經終結的討論再次甚囂塵上。上海黃金交易所副總經理宋鈺勤認為,五大因素決定了2013年黃金市場牛市基礎依然。 首先,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減弱,增長率不及預期,失業問題長期難以改善,新興經濟體發展不確定性增強,歐美等經濟體只能不停地權衡削減預算與刺激經濟的政策,不確定性增加。 其次,經濟弱復蘇背景下,全球貨幣體系持續寬松,歐洲開始第二輪再回購,美國開始第三輪量化寬松,日本也開始增加貨幣供應,發展中國家寬松貨幣政策也釋放出大量流動性。 第三,發達經濟體的公共債務問題難以化解,解決高額債務,只有依賴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增長不斷“填窟窿”的模式,將長期支撐金價上漲。 第四,全球央行持續購入黃金,增加黃金儲備,2013年增購規模可能超過2012年,總體上會提升黃金的貨幣價值,增強黃金的高位支撐。 第五,黃金投資市場依然看好。過去十年,金價持續上漲,投資收益率不斷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