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黃金市場走上變革之路2013仍然萬眾期待 |
2012年落下大幕,2013正式登常2012年全球市場依然熱鬧非凡,歐債危機愈演愈烈,中美兩國領導人換屆,全球央行開閘放水,美國觸及債務上限等等,一度令市場焦頭爛額、雞飛狗跳。不過2012對黃金并稱不上豐碩之年,在歷經2011年1920美元/盎司的歷史高位后,國際黃金并未再度創造奇跡,全年維持固整狀態,漲幅在7%左右,國際白銀表現略好,全年漲幅月9%。上海黃金交易所黃金T+D 2012年開盤327.85元/千克,收盤 334.38元/千克,白銀T+D 開盤5800元/千克,收盤6272元/千克。 由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和世界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中國投資者紛紛對黃金趨之若鶩。加上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地位的逐步提升,中國的黃金市場越來越受到世界的關注。不過國內黃金市場在2012年也歷經了一系列改變。 國務院重拳出擊 天交所1.6萬億交易量扶正上位 天津貴金屬交易所網站2月8日發布消息,天津市政府同意天津貴金屬交易所有限公司正式運營,天津市金融辦對其實施監管。 盡管黃金在國內擁有長期的文化傳統基礎,但由于其價格昂貴,較大范圍投資并且引起市場關注也不過是近幾年的事,主要還是源于近幾年全球金融市場濫發貨幣,導致通脹走高,黃金作為通脹保值的產品受到全球的熱捧,國內自然也不例外。 但是這卻也導致了國內交易所亂象叢生的局面,欺詐違規等新聞層出不窮,國務院因此在2011年11月11日下發交易所整頓決定,12月21日發布期貨管理條例修改征求意見稿,緊接著12月27日五部委要求加強黃金交易管理,這一度讓天交所被迫停止交易。 在天交所之前,國內正規的貴金屬交易所僅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兩家交易所都是在國務院的批復下設立的。但是上金所在機制上死板、對會員單位的讓利太少和服務等方面的弱點,因此讓機制更為靈活的天交所在轉正上有了可趁之機。 2月2日,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工作會議暨部際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聯席會議召集人、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要求各地盡快制定清理整頓工作方案并上報,大致原則是“誰的孩子誰抱”,確保在6月30日前完成各項工作。僅僅6天之后,天交所在官網掛出公告表示其“轉正”,天交所一位工作人員亦證實,所謂正式運營,是因為過往兩年一直都是試運行,這在客戶協議書上亦有注明。 盡管天交所依然被外界指責違規操作,但是其依然憑借其靈活的機制收到了廣大投資者和代理商的歡迎,最終以2011年全年1.63萬億的交易量扛住了整頓風暴轉正上位,避免了被肅清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