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債疑云困擾市場 美債成資金避風港 |
本月初歐盟聯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拋出的龐大救援計劃,并沒有令市場興奮多久。投資者很快便對這項耗資達7500億歐元的計劃能產生多大效果表示懷疑。 對歐債危機前景的擔憂令市場避險情緒風起云涌。來自專業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9日的當周,該公司跟蹤的所有股票基金累計出現逾120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出,所有債券基金則累計吸引到2.12億美元的資金凈流入。 不過,觀察人士指出,投資者的信心并未完全喪失,因為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依然成功“吸金”。 截至19日當周全球股票基金凈流出逾120億美元 來自EPFR的統計顯示,相對安全的美國公債基金是全球性市場恐慌情緒的少數獲益者之一,在歐債疑云困擾市場的同時仍然吸引到一定量的資金流入。 美國公債上周再度創下階段最好表現,該國30年期公債收益率在上周觸及7個月來最低點。而投資者對美國公債的青睞,早在一兩個月前就露出端倪。根據美國財政部本月17日發布的統計顯示,3月份海外投資者累計凈買入1085億美元的美國公債,2月份為凈買入481億美元。截至3月底,外國債權人持有的美國公債總額達到3.88萬億美元,較2月份增加3.5%。 而環球股票基金更是遭遇恐慌性拋售。EPFR的數據顯示,截至19日的當周,美國股票基金投資人共從該市場撤出高達70億美元的資金;歐洲股票基金亦遭遇48億的資金凈流出,為自2008年4月以來的最差表現;此外,日本股票基金也出現總額達2.84億美元的資金撤出。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在過去一周內資金流向出現的改變由投資者對監管的憂慮所引發。各國政府開始以數十年來未見的方式監管市場運轉方式,令市場感到擔憂。 市場信心尚未完全惡化 盡管資金大量從股市等風險資產中大規模撤離,但有分析人士認為,部分投資者的信心依然存在。因為,避險資金并未一邊倒地流入避險資產,有相當一部分仍然選擇了風險較高的新興市場債券。 來自EPFR的數據顯示,截至19日當周,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凈流入量達5.33億美元。此前的兩個月,流入該類基金的資金量頻頻刷新紀錄高點。分析人士認為,這說明市場人氣尚未惡化到認為資本保全是最緊急事件的地步。 在新興市場所有債券中,亞洲的政府公債和美國政府公債一樣養眼。摩根大通債券指數顯示,今年以來,摩根大通亞洲政府債券指數以美元計的漲幅達到9%,而其歐洲指數則出現超過10%的跌幅。 “如果金融市場要懲罰財政不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