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未來十年仍將保持上升勢頭 |
上海資深財經評論員李駿表示,中長期看黃金投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認為,未來黃金將告別每盎司1000美元整數關之下的行情,2000美元則是未來2-3年目標位,未來10年黃金總體趨向仍將保持上升勢頭。 李駿表示,在正常的宏觀經濟環境下,投資者在其投資組合中配置10%的實物黃金是個合理的比例。而在當前經濟前景不明朗的環境中,該比例顯然應該大幅提高。 他認為,黃金將迅速取代所謂的“現金”在投資組合中的地位。在當前環境下,諸如混合型賬戶、定期存款、保證投資回報存款證之類的資產都將面臨嚴重風險,人們沒有理由投資于提供負回報率的貶值資產。顯然,放棄這些資產轉投黃金是更為明智的選擇。 “黃金價格仍存在相當廣闊的上行空間,而全球性的通脹問題將加快金價走強的進程。當前對于投資者來說最大的風險并非通脹問題,而是你還沒有持有黃金。”李駿指出,中長期看黃金投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黃金能跑贏CPI。自美聯儲1913年成立到2008年,美國物價最大上漲了22倍。1913年黃金價格在20.67美元/盎司,2008年最高觸及1000美元/盎司,最大上漲了近50倍,2011年黃金價格已經超過1500美元/盎司,長期看,黃金顯然跑過CPI增長。 李駿指出,他看漲黃金未來10年的理由是中國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必然要購買黃金儲備。人民幣國際化的含義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人民幣現金在境外享有一定的流通度;二是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成為國際各主要金融機構包括中央銀行的投資工具,為此,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三是國際貿易中以人民幣結算的交易要達到一定的比重。 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8月,中國黃金儲備1054.1噸。美國目前則擁有8133.5噸。中國曾在2001年和2003年調整過黃金儲備,分別從394噸調整到500噸和600噸。但世界黃金理事會的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中國黃金儲備在整個儲備資產中的占比仍不到2%,而發達國家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占比普遍高達60%-70%。 李駿預計未來10年中國黃金投資會更熱。他的這種預測也不無理由。 世界黃金協會去年底曾表示,未來10年中國黃金市場規模或將翻番,因為私人投資和珠寶商需求增加。統計顯示,當前我國黃金消費量在200-300噸,未來10年將攀升800-900噸水平。有機構指出,隨著中國投資者對于購入黃金以實現資產保值的需求不斷提高,中國料將于數年內趕超印度登上全球最大的黃金消費國寶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