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因素對黃金市場影響增加 |
發布日期:10-04-09 08:54:0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 |
中國因素對全球黃金市場的影響越來越重要,甚至很多人認為中國的黃金消費直接決定未來黃金市場的命運。2009年初,中國宣布黃金儲備增加到了1054噸,一度成了各方關注熱點。道理其實也非常簡單,中國現在外匯儲備中黃金儲備不到2%。中國只要隨便將黃金儲備的份額增加幾個百分點,全球黃金市場就會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不過,除了中國官方購買黃金外,我們不能忽視民間黃金需求。2004年以來,中國民間的黃金需求按重量計算增加了85%。2009年,中國的黃金投資和珠寶需求共423噸,而國內去年的礦產量才不過314噸。中國民間的黃金投資以及珠寶需求,共計占全球黃金這兩種需求的份額為14%,僅次于印度的16%。世界黃金協會基于中國的黃金需求,GDP增長以及居高不下的家庭儲蓄率,更是預測中國黃金消費量將在未來的十年再翻一番。 一般來說,黃金與金融資產呈現負相關關系。但是從過去5年來的相關性研究,我們卻發現,中國滬深指數卻是與黃金價格呈現正性相關關系。另一方面,從世界黃金協會的研究來看,中國股市與原油和商品指數也呈現了正性相關的關系。不難理解,在黃金的市場上,中國的財富效應也開始顯現。 自2005年以來,黃金價格與人民幣M2之間也呈現明顯的同趨勢。去年,中國GDP增長12%,按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價格也增加了15%,而M2則增加了26%。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越來越多中國人也開始脫貧致富,中產階級的規模也開始日漸龐大。以往中國人購買黃金多為首飾,近年來中國人也開始注意到黃金的投資價值。中國的黃金投資需求從2001年的基本為零,到去年的80噸。隨著中國黃金投資意識日漸成熟,黃金投資將成為一種趨勢。總的來講,中國因素愈發成了決定黃金價格走向的關鍵因素。 對于4月份黃金市場走勢,筆者認為金價將繼續在1080-1150美元之間震蕩。現在已進入了黃金消費淡季,在歐洲債務危機沒有明朗前,黃金市場很難有單邊行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