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緣何高企 冷靜面對金價較快上漲 |
發布日期:10-11-15 08:45: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高云才 |
國際金價高企,是否意味著我們可以重新回到金本位制貨幣體系呢?佐利克的呼吁,似乎在印證這一點,即主要經濟體應考慮重新實行經過改良的金本位制貨幣體系,為匯率變動提供指引。 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副會長陳厚義表示,即使是經過改良的金本位制貨幣體系,也不可能是未來國際貨幣體系指向。國際貨幣的實踐已經反復證明,金本位制貨幣體系已成明日黃花。 首先,黃金產量不能滿足流通需要,動搖了金本位制的基礎。黃金成為一種世界公認的國際性貨幣是在19世紀出現的金本位時期。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換句話說,黃金可以作為國內支付手段用于流通結算,也可以作為外貿結算的國際硬通貨。1717年英國首先施行了金本位制,直到1816年正式在制度上給予確定。但是,由于世界黃金產量不足以支付越來越廣泛的世界貿易結算,金本位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其次,經過改良的金本位制存在既要平衡國際收支又要維持金價穩定的不可調和的矛盾。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破產充分說明經過改良的金本位制行之不遠。布雷頓森林體系實質是建立一種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其基本內容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并可按每盎司35美元的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致命弱點是以美元作為主要儲備資產,具有內在的不穩定性。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劉昕分析,因為只有靠美國的長期貿易逆差,才能使美元流散到世界各地,使其他國家獲得美元供應。但這樣一來,必然會影響人們對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機。而美國如果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就會斷絕國際儲備的供應,引起國際清償能力的不足。1971年,美國的黃金儲備再也支撐不住日益泛濫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這年8月宣布放棄按每盎司35美元的官價兌換黃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實行黃金與美元比價的自由浮動。到1973年2月,世界各主要貨幣普遍實行浮動匯率制。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破產,意味著黃金非貨幣化進入一個新階段。 陳厚義說,新的國際經濟形勢下,即使是新的經過改良的金本位制貨幣體系 ,也難以建立。以一攬子貨幣為基礎,以世界主要貨幣為主體的浮動匯率制度才是當今平衡國際收支的最優選擇。不能因為金本位制的淡出,就否定黃金的貨幣職能。在制度層面上的黃金非貨幣化,并不等于黃金已完全失去貨幣職能。目前,外貿結算不再使用黃金,但最后平衡收支時,黃金仍是一種貿易雙方可以接受的結算方式。 冷靜面對金價較快上漲 面對國際期金的飆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