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緣何高企 冷靜面對金價較快上漲 |
發布日期:10-11-15 08:45: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高云才 |
11月初,國際黃金期貨價格突破每盎司1400美元的心理關口—— 北京時間11月11日早晨7時55分,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黃金期貨價格繼9日達到1420美元歷史高位后,再次突破每盎司1400美元,達到1402.44美元;與此同時,上海期貨交易所黃金1109合約價格達到305.03元,攀至歷史新高。北京產權交易所董事長熊焰表示,1400美元是黃金價格的心理關口,國際期金在1400美元關口站穩,標志著黃金步入高位震蕩階段。 刺激性經濟政策催生黃金高價 進入11月,黃金價格短期內被大幅提振。 首先是美元進一步走弱。在今年G20峰會召開前夕, 美聯儲宣布實行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向美國國債注入6000億美元流動性,意味著美聯儲憑空加印6000億美元鈔票,美元指數應聲而跌。其次,是對金本位制貨幣體系的訴求表面化。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11月8日撰文,呼吁主要經濟體考慮重新實行經過改良的金本位制貨幣體系,為匯率變動提供指引。 當前,黃金價格被大幅提振,是經濟政策不斷刺激的結果。回頭看,黃金突破每盎司1400美元的心理關口,緣于刺激性經濟政策作用的積累。 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前,2007年第一季度黃金價格為每盎司616.92美元,第二季度為625.85美元,第三季度為594.55美元,第四季度為576. 72美元,黃金期貨價格表現相對穩定。2008年9月份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國際金融危機隨之蔓延。為了應對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各國紛紛采取刺激性經濟政策,對市場注入新的流動性。美國是風暴的中心,拯救危機、復蘇經濟的手段也最為搶眼,僅2009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就高達1.42萬億美元,已經創出天量,而2002年到2007年美國平均年赤字不過4270億美元。 刺激性經濟政策有力地抬升了黃金價格。從2008年12月每盎司均價820.4美元攀升到2009年12月最后一周報收1096.4美元,全年漲幅25%。 除了刺激性經濟政策的作用外,黃金價格高企,還因為當前通脹預期加劇而產生避險需求。就美國而言,危機爆發的2008年,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達到3.8%,比2002年的1.6%高出2.2個百分點。美國通過兩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CPI在未來上漲的趨勢已經確定,美國10月進口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9%,進一步明確了通脹趨勢。全球實行刺激性經濟政策以來,CPI普遍抬升,除了發達經濟體外,新興經濟體CPI都有一定程度的上漲。全球CPI進入上漲通道,幾乎表現在所有國家。在較強的通脹預期背景下,黃金避險功能增強,購買黃金需求擴大,黃金價格抬升成為必然。 重新回到金本位制貨幣體系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