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未來商品市場真正“主角” |
發布日期:10-12-01 08:45:4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 |
期被壓抑的黃金需求的釋放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金價上漲。
其次,美元危機。“二戰”后,美國憑借其絕對優勢地位,創建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20世紀60—70年代,美國深陷“越南戰爭”泥潭,財政赤字巨大,國際收入情況惡化,美元信譽受到極大沖擊。到70年代初,美元一再貶值,僅1971—1973年就出現5次美元危機,使得國際社會對美元的信心大幅下降。“越南戰爭”更是把美國經濟拖入低谷。面對日本、德國等戰后復興國家咄咄逼人的氣勢,美國通過美元貶值來取得出口競爭優勢。面對美元的持續貶值,投資者更傾向于投資美元以外的低風險產品,比如黃金。所以,美元的持續貶值成為當時黃金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 再次,石油危機。1973年10月,中東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停止對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石油輸出,導致20世紀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發生。突如其來的石油危機造成西方世界特別是美國原油價格大幅上升,使得當年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14%,GDP下降4.7%。到1975年,美國消費物價指數升至15.3%,失業率高達8.9%。1979—1980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兩伊”戰爭,引發了第二次石油危機。在兩次石油危機的打擊下,美國經濟陷入停滯。1975—1976年,高通脹率引發美國和其他國家嚴重的經濟衰退,高通脹,高失業,經濟停滯不前,使得黃金的抗通脹性和避險功能得到體現,價格強勁上揚。 最后,動蕩的國際局勢。任何一次戰爭或政治局勢動蕩往往都會促使金價上漲,突發性事件也會讓金價短期大幅飚升。1980年1月18日金價達到歷史高點,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1979年11月發生的伊朗學生挾持美國人質事件和12月的前蘇聯入侵阿富汗。這使得金價以每日30—50美元的速度飆升,不到一年就從500多美元/盎司漲到850美元/盎司。 正是在上述多重因素疊加的影響下,1971年到1980年的近10年時間,黃金價格上漲了2300%。進入20世紀80年代后,隨著通脹、財政赤字的日益嚴重,美聯儲大幅加息,各國央行也紛紛拋售無息資產——黃金。此后,美國逐漸進入低通脹周期,經濟回暖,美元表現堅挺。與此同時,國際政治經濟局勢相對比較穩定,支撐20世紀70—80年代黃金走強的因素不復存在,超級牛市終結。 本輪牛市環境有了根本變化 與30年前金價快速上沖至850美元/盎司的情況不同,本輪近10年的黃金牛市所處的歷史環境發生了根本變化,價格上漲更多源于供需基本面的強勁支撐。 首先,黃金需求不斷強化。與20世紀70年代黃金供需情況不同的是,2007 |